第四十章 答题(2 / 2)
云灵听深思良久,才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回答。
“自古得国正,黄明之道为先,太祖以淮左布衣之身奋起抗之,挥师北伐,历经万,天下英烈抛颅撒血,终使蒙元仓皇北窜,复我华夏衣冠···”
云灵听开头先引用了一段官方语言,然后云灵听笔锋一转说道从洪武到如今崇祯年间。
仅记录在案天灾便在1余次,而之前的唐,宋数百年不过3余次,元为45次,明仅2余年已超过前面数朝天灾之数,更是造成各地粮食减产,偶还有各地瘟疫爆发,在此艰难时刻,陛下以少年之躯已是万分艰难,非常人所能及也。
说完天灾云灵听再说人祸,‘权贵豪强、衙蠧学劣,贻国家以单弱此,其为人毒犹逾于流贼,而奸更甚于细作’。
可是谁都知道官员,藩王,官吏,差人,太监,乡绅侵占田地,压榨百姓,可是如何去管理,如何去监督呢?
若是喊口号,任用良家之人,或清史之官,可是谁又能分辨得出谁是贪官,谁是忠良呢?太祖皇帝朱元璋剥人皮也无法阻止贪官的出现,光靠皇帝,内阁,几个清官是处理不了的。
于是云灵听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加强监督,监查。
朝臣间门户之见加剧,党争之势日显,官员考察形同虚设,贪腐之风遂呈不可遏制之势,如此之下需用厂卫遏制。
而大明厂卫遍布天下,内线暗探更是无孔不入,以他们监督,天下不可知的秘密也不多了,而厂卫内又提出考核机制,外三内厂相互制约,其中重点监测巡按御史及镇守公公。
开设百姓举报之所,保护举报百姓安危,减少权力滥用,朝内利用言官御史制约内厂。
二是精简人员
冗官、冗兵、冗费,各种冗杂的政治制度,都会使朝廷的财政支出一步步扩大,需要进一步精简人员,甚至宫中都要缩减宫女和太监的数量,以作天下表率。
节省开支,扩充国库,而多余的钱可用于国家财政,其余补贴官员和胥吏,提高俸禄,设置养廉银,引导官员以减少贪污。
三、用重典
如今天下动乱,需用重典,所查贪官污吏抄其家产充国家之用···
云灵听用词上面就比较委婉,但大致意思如此,不过要真做起来只怕困难重重。
而第二和第三个涉及战事问题,就不是云灵听的专长,于是匆匆略过,接着重点是钱,也就是经济问题,这也是崇祯皇帝最想要看的。
回答这个问题云灵听先引用大明两段国策——“不与民争利”,“约四十税一,三十税一”。
先肯定国策,然后再去阐述观点,若是一上来就说加收商税,派盐监收盐税,只怕都会被皇帝打板子,明朝从嘉靖开始皇帝与群臣的关系就比较差。
而也是从嘉靖开始,皇帝实际的军队掌控并不多,军队更多的是畏惧皇权,何况现在的崇祯,让他一个没钱没兵的皇帝去搞收商税,收盐税,只怕贡献一半税收的江南就先乱起来了。
接着云灵听开始说道自己的对策——“以商治商”,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用最小的成本与换取快速的收益,以对抗天灾及兵乱。
发行国债,定期可从各地钱庄取钱,或将各类新建项目交于外商,价高者得,以此换取钱财。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为国之根本,明生之物,官府委任商号运作,以控其价,危机之时或者天灾也可随意调动,遇到大户哄抬物价也有器可制。
修建道路,清理垃圾,修建商铺,以商人提前预定银子做本钱,无钱者已贷为本钱,官府不经商,只做监督及收钱,这也是后世的基建策略。
全国通商港口由官府新建码头,货仓,车队,以助商人便利,使用者付月租钱,官府委派商号运作,收回所建本钱。
之后便可以发行银票,建钱庄,以官府为担保,解决白银黄金越发缺少的情况。
云灵听把后世的央行,央企,国企换了一种思路些在上面,至于后面的河套、漕粮、马匹问题他就不做赘述。
答完卷的他便在偏殿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