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太子(2 / 2)
这事即便小顺子不说,明天方公公也知道了,小顺子就不再隐瞒:“方公公真是消息灵通,皇上刚准了,要不是我刚好在东阳公公那里,我也还不知道呢。”
方公公瞪了他一眼:“滚吧。”
小顺子如蒙大赦,迅速跑远了。方公公则转身回了前面,给一个侍卫递了个条子。
晚上大皇子就得了消息,皇上准了今年的采办预案。
第二日皇帝上朝,以为今天卢大人也要继续他的表演,结果还没等卢大人开口,尚书令邝季舒就站了出来。尚书令先是云里雾里一通臣对武朝、对陛下衷心耿耿的屁话,然后峰回路转就是一句:“为国祚稳定,万民安泰计,臣请陛下早立太子。”让本来听得昏昏欲睡的皇帝一个措不及防,立刻眼睛瞪了老大。
一时先是满堂具寂,然后不知道谁先开了头,大臣们就在下面窃窃私语起来,金殿上如进了一窝马蜂,嗡嗡不绝。
李琼在上面望着自己这些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心里骂娘,却不露声色,喝起茶来。尚书令这些年一直支持大皇子,这也无可厚非,大皇子既是嫡出,又是长子,怎么论起来,这太子都是他的。更何况这些年在各处办差,还广有贤名。
本来李琼也是这么想的,这皇位就顺理成章传给大皇子,他以后应也是位好皇帝。但这两年小四渐渐大了,看着他那与自己如出一辙的性子、长相,李琼便想,自己身体康健,再看看也无妨。是以,昨天听说宣贵妃要争五香斋的外邦香料生意,他也没有驳回。谁知道,自己这位大儿子竟如此本事!不过一夜功夫,就找了尚书令来示威了!自己这些年,对大皇子是不是太优待了一些,让他都忘了身为臣子的本分!
李琼在上面越想越气,又喝了两口茶,终于在一片嗡嗡声中开口:“尚书令以为何人可担任太子?”
尚书令一脸正色:“臣以为,论嫡论长,都当立大皇子为太子。”
早在刚刚尚书令站出来的时候,下面的大臣就已经在给自己的同好使眼色了。如今忽然提起立太子之事,大皇子一边的大臣自然是追随尚书令的态度,明里暗里支持就好。可支持其他皇子的大臣,这时候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陈闻之历来不支持大皇子,不管哪个皇子继位都好,唯独不能是大皇子。大皇子的皇子妃出自怀化将军府,而如今武朝,军队主要分两派,一边就是怀化将军向史为首的保守派,另一派就是陈闻之为首的激进派。两人结怨主要因为当初西突厥进犯时,理念不合。陈闻之主战,立劝皇上举兵扫平突厥,而怀化将军向史则主张以战促谈,认为突厥不过小国,让他们稍稍吃点苦头,自然就会归顺贞武。
结果是,李琼年轻气盛,有这样青史留名的机会,哪里会退缩,让陈闻之领兵,直接出征突厥。陈闻之也没有令皇上失望,一鼓作气,直接打到了西突厥的皇城,砍了西突厥皇帝波波叶的脑袋,献给了李琼。自此,陈闻之成了平西将军,与怀化将军平起平坐,水火不容。而怀化将军支持的大皇子如果继位,那自己怕是第一个就要受排挤。
就在陈闻之思考今日如何破局时,翰林学士纳兰正彬站了出来:“臣以为,尚书令所说立太子一事,确应尽早。于国于民,早立太子都有益处。不过这太子人选,也不急于一时。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经在朝任职,诸位大人有目共睹,均是治世良才。皇上如今正值盛年,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也渐渐大了,不如再考察一二。”
纳兰大人是四皇子的授业师傅,日常没少为四皇子说好话,这个时候虽然他嘴里说的是另外三位皇子也要考察,不过谁都知道,他的意思就是要等四皇子大点再说。
不过这话直接说到了陈闻之心里,今日这事,最主要是不能让皇上着急把太子之位定下来。先稳住形势,再徐徐图之。
皇上听了纳兰正彬的话,只做思索状。然后就在底下大臣揣测圣意的时候,皇上点了一向中立的御史大夫楼克询大人,询问他的意见。
楼大人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臣以为,立太子之事乃关乎国祚的大事,自然应慎之又慎,既要尊祖宗礼法,又要细细体察各位皇子心志、性情、能力。陛下圣明,上天赋天命于陛下,自然也给了陛下可堪破世途国运的慧眼。臣认为,无论陛下立哪位皇子为太子,自然是受命于天,可堪大任。”
楼大人这话,看似说了很多,其实核心意思不过是,皇上你看着办吧,您选谁都对。朝堂众人听了楼大人这话,心里鄙夷,却没一个敢显露在脸上。
可皇上听了这通没有营养的话,脸色却好了一些,终于斟酌着开口:“这事确实要从长计议。众位爱卿的意思我都明白了,没什么别的事,今天都先退下吧。”
本来要与卢大人争预算的各部官员早就忘了自己上朝的初衷,听了皇上的话,三五一群的嗡嗡着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