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厉王要革新(1 / 2)
公元前878年,太子姬胡继位周天子。
姬胡不类其父姬燮,性格非常强硬,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位期间,他力排众议,做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佳,引起了权贵的反对,和民众的暴乱。最后,不得不妥协,黯然离世。
后世关于姬胡的评价是负面的,从他的谥号周厉王,便能看出来。杀戮无辜曰厉。明显是一个暴君的丑谥,简直可以说是遗臭万年了。
《史记》记载:“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及孝王崩,厉王立,王室大乱。”就是说,周厉王姬胡是带着灾害出生的,而且被立为太子,王室就大乱了。什么意思?姬胡就是一个不祥之人,被上天诅咒的人,自带暴君属性。也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姬胡这个周天子。因为“君权神授”,连上天都抛弃了的国君,只能被钉在耻辱柱上,永远不得翻身。
那么,姬胡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导致他被当时的权贵们憎恶,被送了这么一个暴君的称号呢?
一、贪图财利。姬胡继位,苦于国库空虚,想要增加收入。近臣荣夷公就建议,对国内的山林川泽设置专利税。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人民,只要他们采药、采矿、冶炼、砍柴、放牧、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井水、过城门,也要纳税。姬胡听了很中意,任命荣夷公为卿大夫,负责此事。然而,荣夷公做事相当简单粗暴,将山林川泽封锁起来,凡是出入都得交税。权贵们对于凭空多了一笔税赋,虽然反对,但也不至于违拗周天子的命令。而平民们本来就生计艰难,还要增加额外负担,生活更加贫困。他们能不心生怨恨,咒骂天子无道吗?
二、残酷止谤。为了平息反对的声音,姬胡派人监视国民,将许多咒骂他的人,统统杀死。如此高压政策,致使人人风声鹤唳,不敢在街道停留、交谈,只能用眼神表示不满。
一个是与民争利,一个是暴虐杀人,难怪要被称为暴君!
那么,真实情况是如何呢?
先从用人上来说,姬胡重用了以荣夷公为代表的新贵们,任命他们为卿士,遭受了旧臣,特别是王室权贵们的强烈反对。这点从诗经《荡》中,就可以看出。《荡》诗说,周厉王的品德不明,不知道谁做辅佐,不知谁做公卿。还说,商朝的灭亡不能怨上天,是商王帝辛不用旧臣的缘故,周厉王现在的做法可是有商王帝辛的“典型”。
这类意见还见于《诗·大雅·板》,说王族及世族的子弟才是国家的栋梁。诗中一再强调“大邦”、“大宗”,意在不要打破旧的政治秩序。
西周时期,人的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民。至于奴隶,没有人权,不算其内。
而统治阶级又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四等。其中,属于中央(周王室的统治阶级,是天子、卿大夫和士。诸侯则属于地方官,有独立治理之权。
再说中央官制,主要分为宗法分封和世卿世禄制。王朝高官重职由宗室贵族担任,卿大夫的官职世代相袭,士的官职施行选士制度,也从贵族中选拔。
所以,朝廷大小官职几乎被宗室和世宦权贵们占据,而且还是世代承袭,是真正权贵中的权贵。
而诸侯集团是被排斥在中央之外的地方权贵势力,与朝廷权贵势力,天然是互相对抗的。
即使周朝建立初期,在朝廷担当辅政之权的周公、召公、姜太公这三人,也是没有担任实际官职的。连这三位有大功的人杰,都不敢违背的官制,可想而知,当时宗室权贵和世宦权贵们的势力,有多大了。
因此,姬胡任用荣夷公(非姬性诸侯为卿大夫,严重触动了宗室贵族的利益,也就遭受了强烈的反对。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荣夷公品行不端,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造成依靠山林川泽为生的平民,流离失所,致使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