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游泰山(1 / 1)
孙楷回到了家中,有点恍若隔世,这是孙楷第一次在次元世界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是孙楷第一次在列车上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是一次难忘的回忆,此次孙楷第三任务的奖励也比较丰厚,是全属性+3,孙楷没有犹豫,选择了第三任务的奖励,现在孙楷的属性为力量值12、体质值12、敏捷值1、精神值13、魅力值12。
现在孙楷的大部分属性值都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的最高值1,只有敏捷和最高值相同,而使用呼吸法后孙楷的身体素质会翻倍,也就是力量值24、体质值24、敏捷值2,精神和魅力值不变,而这时的孙楷感应到了异样,特别是在这个世界使用呼吸法后更是感觉到了不同。
孙楷感受了一下没有搞明白是什么,然后询问小熙现在恢复多少了,小熙道“本次任务恢复5%,现已恢复25%,请宿主加油继续完成任务,下一任务将在1天后颁布”。
孙楷决定先去看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一站就是五岳泰山,看一看秦始皇泰山封禅之地,毕竟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泰山封禅”的皇帝,前247年,秦始皇继承秦王位后,秦朝的实力空前强大,他派王翦、王贲等大将灭掉六国,统一了我国。秦始皇还派蒙恬等将领,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扩大了我国的版图。
而秦始皇还创建了皇帝制度,开创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秦始皇实行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典章法制,实现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让我国成了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当上皇帝后,为了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就和齐、鲁各地的儒生博士商量,到泰山完成了封禅大典。
看着眼前大名鼎鼎的《泰山刻石》,也称《李斯碑》(现存于泰山的岱庙内,现在的碑文只有十个字,已经残缺不全,无法再看到秦始皇时期的风采,但内容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没有失传,这却是一件幸事,故此十字《泰山刻石》残碑,虽早已破败不堪,却还是成为了佐证始皇帝泰山封禅唯一的物证,堪称壮哉!。
而第二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他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即位时西汉已经通过“文景之治”变得十分富有强大,有了这样的资本,汉武帝出击匈奴,一举将西汉对匈奴七十余年的战略防守态势转为战略进攻态势,此后匈奴再无力与西汉抗衡。当然汉武帝的功绩远不止打败匈奴这一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建树。
当然后人称赞的还是在军事上大败匈奴、出使西域、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西羌等;汉武帝的功绩丝毫不亚于秦始皇,长久以来“秦皇汉武”也是并列为人称赞的,这样的帝王当然有资格封禅泰山;而且汉武帝一生五次封禅泰山,简直是帝王中的封禅冠军。
第三位封禅泰山的帝王是汉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非常能打,曾在“昆阳之战”中以两万人大破王莽四十万大军;登基称帝后刘秀又花了十一年时间统一天下,使得大汉再次兴盛。刘秀不光打仗是一把好手,治国也是十分在行的。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实行黄老之术,进行无为而治,使得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刘秀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王朝灭亡后还能再次中兴的皇帝。
第四位封禅泰山的帝王是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的功绩似乎都被父亲掩盖了,然而实际上唐高宗也是大有作为,唐朝的版图是在他手中达到极盛,困扰隋唐三代帝王的高句丽也是唐高宗时期平定的;公元665年,唐高宗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外国使臣到泰山进行封禅,完成了父亲李世民想要封禅的心愿。
第五位封禅泰山的帝王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带领唐朝登上顶峰,这一高度纵观整个封建时期也再无帝王能够达到;“开元盛世”的繁荣程度难以想象,杜甫亲历了开元盛世,留下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官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的印象。
第六位封禅泰山的帝王是宋真宗赵恒,这位封禅完全是为了稳定江山,没有功绩可言,秦始皇、汉光武帝封禅是因为开创了江山,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封禅是因为开创了盛世,面对这么多厉害的前辈,不知道宋真宗赵恒哪来的自信也去封禅的。
要说宋真宗最大的功劳恐怕就是被迫御驾亲征辽国,好不容易打赢了却还要主动求和,最后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打赢了还要赔钱的统治者恐怕也只有打赢了清法战争却还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慈禧太后能够媲美了,有意思的是宋真宗以后长达九百年的封建时期再也没有皇帝去封禅泰山了,虽然也有其他因素导致,但宋真宗拉低了封禅的档次却也是真的。
想到这里的孙楷笑了,以前的事不想了,好好看看现在的泰山风景,然后下一站去八达岭长城,毕竟秦长城现在只有遗址,而八达岭长城又称为明长城,但却是在北魏修建,然后在明朝弘治十八年(15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多里。上次去北平却是没有去爬长城,这次看完泰山的日出就去爬长城。
在泰山看完日落,再看日出,黎明时刻,天空先是灰蒙蒙的,继而由灰变黄、变红、变紫,渐渐地在地平线附近裂开一条缝隙,一会儿,缝隙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亮,几道霞光射向天空,忽然一弯金黄色的圆弧,冲破晨曦,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太阳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