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生(1 / 2)
第134章 生
石敬期和刘国栋家都收拾好了,两家都挑了九月二十九的日子搬家,希望能图个长长久久。
有了新房子,石父、石母跟着儿子、儿媳妇搬到了新房子。
刘父、刘母也跟着儿子、儿媳妇搬到了新房子。
两家的新房子不在同一个单元,但是在一栋楼里,又都能做饭了,两家都极高兴。
石母特意让石父陪着她去买了全新的锅碗瓢盆,在厨房里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说道:“这样干净的厨房,做饭都更开心了。”
刘琴琴正是这几天的预产期,扶着肚子站在厨房门口,说道:“妈,我妈说,搬新家要做一锅发面馒头,”
石母指了指旁边一个纯白色带荷花的大和面盆,笑着道:“面已经和上了,你爸去买肉了,今天炖肉,吃白面馒头。”
石家和刘家搬到新家的第一顿饭,没有来得及好好的吃完,因为刘琴琴发动了。
孩子比预计的提前一周来到。
刘琴琴一有了反应,石父忙去隔壁楼洞找刘国栋去开车,石敬期着急忙慌的抱刘琴琴下楼,那边石母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东西拿上,在后边小心翼翼的跟着。
等到下了楼,刘国栋也已经从楼上跑了下来,说了一句“我去开车”,便跑到前面去了。
不一会儿刘母也从楼上下来,后边跟着陆红梅,然后是牵着墩子的刘父。
一辆车上哪坐得下这么多人,当即就觉得女人和石敬期跟车走,两个老爷子在家看家看娃。
着急忙慌到了医院,却没有直接去产房,才开了两指,想要顺产还早呢,医生让多多运动。
刘琴琴平日里营养都跟不上,有气无力的,肚子又一直在疼着,再运动哪有力气。
但是强撑着,由石敬期和刘母扶着,一步一步的走楼梯。
在刘琴琴的记忆里,疼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运动、歇一会儿,能睡着就睡,睡不着就吃东西,肚子一直在疼。
在病房里,从走廊的这头到走廊的那头,从楼上到楼下,疼的时候将石敬期的手掐出一个一个指甲印。
终于在疼的昏天暗地的时候,进了产房,那时候,距离最开始的第一次阵痛,已经有三十个小时。
在产房两个小时之后,刘琴琴和孩子一起被推了出来。
石敬期顾不得看孩子,忙低头看刘琴琴的情况。
刘琴琴的神情虽然还虚弱,但是人是清醒的,看到石敬期的眼神,说道:“我没事儿,你看看孩子。”
石敬期哪里肯,他一直守在产房外,能听到刘琴琴在里面凄厉的喊声。
当年刘琴琴因为要护着郑州门市部的销售款,被拉在地上拖行,他赶到医院的时候,也没有见到刘琴琴这么痛苦的样子。
石敬期是觉得心疼。
刘母喊石敬期:“敬期,看看你闺女,琴琴没事儿。”
石敬期这才从刘母的手中接过了孩子。
孩子在出产房的时候,已经包好了,鹅黄色的小被子里,是粉粉的一团,石敬期不知道怎么抱,就用双手托着,像是抱着一个炸药包。
就这样,还要抱了去给刘琴琴看,吓得石母忙道:“琴琴看过了,在产房就看过了,你不会抱孩子,赶快把孩子给红梅。”
陆红梅赶快把孩子接过去了,好好的抱在怀里。
石敬期则又是去守着刘琴琴了,将刘琴琴推回病房,抱到床上,给她喂水,看刘琴琴累的睡着了,这才有功夫再去看看孩子。
现在虽然天还没亮,但是刘母还是对石敬期说道:“你借辆自行车回去说一声,就说孩子生下来了,让你爸过来看看他孙女。”
石敬期答应着,去了厂里,不到一个小时,石父、刘父、刘国栋和小墩子都来了。
小墩子还在刘国栋的怀里睡觉,感觉人多了,揉着眼睛问道:“小妹妹呢,我要看小妹妹。”
将大家逗的都一乐,也把刘琴琴吵醒了。
刘琴琴母女俩在医院住了五天,被石敬期开着厂里的小车接回了家。
回家的前几天,每日都有来看刘琴琴和孩子的。
刘琴琴和石敬期商量着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小石榴。
如今已经是个文艺人的石春花从郑州过来,一个劲的夸小石榴的名字取的好,一听就知道爹娘是谁。
小石榴的娘有空天天抱着自己,但是小石榴的爹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接近年底,中原省工业战线上的十面旗帜的评选进入了最后的时刻,整个冷蝶冰箱厂为了这个时候准备了将近一年,自然不会因为石敬期要回去伺候媳妇儿月子而受影响。
而且刘琴琴这边有双方的老人照顾着,石敬期也放心。
冷蝶冰箱厂这几年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在九一年这一年的发展更是质的飞跃,在整个中原省都首屈一指。
对于十面旗帜,冷蝶冰箱厂乃至民城市,都是志在必得的。
而结果也没有让民城失望,在小石榴满月的时候,冷蝶冰箱厂荣获中原省工业战线上的十面旗帜的称号的消息传到了厂里。
冷蝶冰箱厂的风头一时无两,严卫东被邀请参加各种大会,就连石敬期,也收到了其它几家准备转型的企业的邀请,让去给他们讲讲成功经验。
全中原省掀起了向十面旗帜学习的热潮,民城市一连组织了好几次参观考察活动,让本市的企业来向冷蝶冰箱厂学习。
就连省里电视台,都对冷蝶冰箱厂进行了不止一次采访。
严卫东、高团结甚至石敬期,都在省台的采访中露了脸。
而此时的上海,一个弄堂里隐藏着的一个小院。
小院收拾的很是干净,虽然已经是冬天了,院子里的一丛竹子生的极好,郁郁葱葱的让人感觉不出萧条。
正屋的门关着,保姆王大姐把院子扫了,又在院子里的水池里洗了手,推门进屋。
屋里温暖如春,沙发上坐着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