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云端羊城(1 / 2)
顺着声音我们看到,在云瑞的下方是一片灯火,一片辉煌。
我们在这座花城的上空飞跃划过,这个时间对凡人来说可能要很久很久,而我们在能量加持下,在宋璟这个老头的带领下,很快穿越了整个的羊城上空。
此时在城中,我们看到一条东西向宽宽的马路,这条马路不仅修的很长很长,而且还特别的宽。
这宋璟老头见我们在欣赏这马路,于是对我的弟弟说:
“这位小兄弟,你住在羊城,又是规划师,请给大家介绍介绍这条马路吧,不过要简单点,复杂了大家听不懂。”
弟弟看了一眼宋璟,心里说你都混成神仙了,为什么你不介绍而让我介绍,我怎知道你们这些仙人想知道些什么?
于是想想后,说:
“这是羊城目前最宽最长的一条交通干道,用我们的术语叫双向十车道,双向就是两个相对的方向,整个长度约15公里,也就是三十华里。因起点可以通往一个黄埔港的港口,所以称这条道路叫黄埔大道。”
此时作册麦突然问道:
“什么公里、华里的,听不明白。”
我赶紧解释说:
“这是现在丈量长度的计算单位,国际上称之为公里,而在我们华夏就称之为华里。不过这个长度单位已经不是西周时期的那个长度单位了,秦始皇大帝一统华夏之后,就将七国时混乱的度量衡,统一成一个计算单位。后来在不同的朝代有着多多少少的差距。”
这时从聊天室里头传出另外一个声音,省命告诉我,他是唐代的僧一行,我一听就乐了,这真是出来一个行家。
僧一行,原名张遂,邢州巨鹿郡人。他年幼时就聪慧过人,博览经史,特别是精通于天文、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年轻的一行十分好学,曾长途跋涉三千里,至天台山国清寺向一个隐名大德研习数术,造诣颇深。首创唐代新历——《大衍历》,对数学教育和普及有巨大的学术贡献
僧一行走进聊天室后说:
“这个让我说,我知道唐代的一里是现在的多少。太宗皇帝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帝陛下用自己左右脚各迈一步为尺寸的标准,当时我们称这个标准叫步,一里就是三百步。”
作册麦问:
“你这个和尚老头,只告诉我们一里等于三百步,每个人的步有大有小,各自不同,说一说那个李世民的一步有多长啊?”
僧一行对作册麦说:
“可不敢这样称呼我们皇帝的名讳,应该称圣人,还可以称圣上,皇上,大家,万岁。”
作册麦老头一听,有些开玩笑的意思回了过去,说道:
“那是你们的皇帝,不是我们的大王。”
这个时候我问省命说:
“为什么大唐皇帝称圣人?”
省命传音给我解释说:
“大唐皇帝称作圣人,是源于《易经》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这个意思就是古代天子坐在南边,治理天下,其中说的“圣人”就是专指帝王。”
“唐代皇帝称圣上、圣人、皇上,我可以理解了,那为什么皇帝还称为大家啊?”
我又将自己的疑问告诉省命。
省命接着给我解释说:
“大家,一般是皇帝身边的亲近侍从、宦官等人对皇帝的称呼。实际上历史上对皇帝的称呼还有很多,如皇帝、皇上、陛下、圣上、万岁、主子、主公、官家、君王等等,此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称呼,如御驾、圣驾、真主、社稷主、元君(指幼主、足下、上主等。不同的身份对皇帝有不同的称呼,此外,在不同的场所也有不同的称呼。”
我又道:
“既然说到这里了,你告诉我皇帝的自称是什么?”
省命回答我说:
“在秦始皇之前,那时皇帝不称皇帝,而称王,王的自称也有很多种说法,有予一人、孤、寡人、不榖等。这些称呼都会让人感觉到皇帝或大王的孤独感,实际上皇帝这样称呼自己,也是天子的一种自谦、自省、自警的提示,让自己时刻记住如果德行缺失,就会变化真正的孤寡一人。到了秦始皇大帝时,皇帝有了朕的专称。”
我又发问说:
“为什么皇帝自己称朕啊?”
省命传音给我说:
“朕,是人称的代词。古代时有部书叫《尔雅》,其中就说:朕,我也。后人作注进一步解释说:朕是自己的称呼,但在当时古者贵贱皆自称朕。到秦始皇二十六年,朕字定为至尊之称,自后代没有更改。朕也就成为皇帝的自己的专称了。”
我听后表示明白了,就对僧一行说:
“你继续解释作册麦的问题吧”
“我们大唐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的长度是你们现代的.33米,一步是1/5,也就是说皇帝走一步就是五唐尺,每三百步为一里,而一里折合今天的米数就是现在的454.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