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话说泸山(1 / 2)
王大受所说的张佳胤,应该是渝城铜梁人。
王大受说:
“是的,张佳胤,字肖甫,自号泸山,后以其家在居来两山间,更之曰居来山人,合州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在《明史》中有传。”
然后指着钓鱼城忠义堂内的一块石碑,说:
“这不是,张佳胤当年还在此游览,与人郊游赋诗时留下的诗碑。”
我赶忙上前观看,只见有一块立碑正在眼前,上面书写着:
“是年季冬,余赴召南行,史相吾太守、张贞斋司户饯于钓鱼山。从游诸生大足吴生一瑞,余邑向生微星,兄子叔珵,三子叔琦、叔佩、叔玺也。
沧江起愧卧龙才,祖帐孤城地主开。渐远白云频寓目,相邀落日傍登台。
英雄往事僧能话(有寺僧普训能谈宋元事,风雨空林鹤并回。
宾从尽称平世客,倾怀岂但为离杯。
腊月初五日铜梁居来山人张佳胤书。”
这碑上的文字以行体书写,字体结构严谨,行笔流畅。
我回答王大受说:
“这张佳胤可是一个大人物,他不仅是明代后七子之一,还出任过大名兵备道副使,与顺德府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次前去西部山区视察防务。”并问道
“这张佳胤与你是同乡?”
“可以说是同乡,本来合川与铜梁两地相距不远,在历史上两地同属合州。”
省命这时调侃我说:
“看看,烧成呆子了吧。”
我反驳省命说:
“把我烧成了呆子,你说说这合州是怎么回事?”
“小菜一碟,这还能难住我省命吗?”省命十分自信的样子,接下来把合州的历史大致讲了一遍。
合州为古巴子国地,原名为垫江,那个时期的巴子城就在今天的铜梁山下。公元前3年时设立了垫江县,辖合川、铜梁、武胜、岳池等地,隶属巴郡。西魏的时候,改为合州,辖管垫江、清居、东遂宁、怀化四郡及郡属合川、武胜、清居、方义等7个县。后来,隋代开皇年,合州改为涪州,到大业三年又改为涪陵郡。唐代建国之后,复名合州。南宋时为了抗击蒙古大军,在钓鱼山筑建新城并将州治迁至钓鱼城。钓鱼城之战使这里城池受到破坏。至元二十年,即公元1283年,将合州治所迁回合川,明代时修筑合川城垣,城傍水而建,依山而兴,依势而修;共设有城门十一座,清代时又筑保安门、威宁门、太平门。明清时仍称合州,属重庆府管辖。至今合川城仍保存着部分城墙和瑞映门。
关于铜梁县,原为唐代的合州城址,这座古城志书中说:“安居(古铜梁县名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在明成化十七年,即1481年,划铜梁、遂宁部分地域,在此设置安居县,隶属重庆府。康熙初年撤县复归合州,康熙六十年时,又复设铜梁县。这里风景秀美,志书说“两山环抱、三湖点缀、三河环绕”,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孕育出许多风流人物,可谓是“山水独秀,人杰地灵”。
听了省命的介绍,感慨的说:“原来铜梁的风景这么美。”
王大受此时也说道:
“这张佳胤即是古合州城的铜梁。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给我讲他的故事,他的家就在铜梁巴岳山的北麓,他十分钟爱这个地方,经常在这里游玩,写了许多歌咏家乡山水的诗文,其中,在游巴岳山时,写下了《游巴岳题玄天宫》一首。”
接着王大受就诵读这首诗:“此心不敢负青山,十载相逢一再攀。乘兴尚能盘鸟道,贪奇何处识龙颜。歌从天上清樽在,履入峰头紫气环。名岳灵尊如问答,岩边流水正潺潺。”
听了王大受诵读的诗歌,对山水之地的铜梁更加好奇。
王大受介绍说,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民俗文化也十分的丰富。比如说自古就有铜梁龙舞,这是一种以龙为主题的舞蹈民间艺术,在古代《铜梁县志》风俗篇中有详细的记载,说铜梁龙舞在:“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种地域的风俗保留到今天,现在听说已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还有端午节的龙舟会在西南区域也很有特色。
王大受的话让我想到在农历新年的时候,孩子要带我们去铜梁看打铁水,后来因我突然发生了症状,住院接受治疗了一段时间,原定去铜梁看民俗活动的计划也被迫取消了。而至今还让我对此充满了好奇,想看一看西北的铜梁龙舞与北方的舞龙有什么不同,看看那打铁水与北方的打树花有多少差异。
我向王大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