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情报网的构思(1 / 2)
刘善是不想把张辽支走的,张辽明显更擅长,也更愿意领兵打仗。情报类的工作,其实更适合交给蹇硕、赵伟,或者某个绝对忠诚的文臣去做。
在两千年后的信息化战争中,谁掌握了更对的信息,就掌握着一场战役的胜负。然而在这三国乱世,在刘善,这个未来人,回到这里的这种前提下,掌握信息,意味着刘善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神。
比如掌握曹袁官渡之战的一切消息,怎样调兵遣将,在哪里开打,何时开打,打到什么程度了?这些信息都决定着刘善准备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介入这场战斗,从而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如果能够掌握许攸什么时候跑去找曹老板的准确时间,这将决定着刘善是否可以对这场战役彻底开启上帝视角,从而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胜利成果!
而且对于刘善来说,这不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开启上帝视角了。更重要的是,刘善需要更多的信息去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
没错,就是判断。
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是一种判断后的决定,曹操下令撤退也是一种判断之后的决定。
刘善现在是真真切切的来到了三国。那么,到底是一吕二赵三典韦,还是一吕二典三赵云?亦或者是一吕二马三典韦?正史记载是孙坚斩了华雄,而三国演义里是关羽温酒斩华雄。所以是华雄厉害还是关羽厉害?那关羽到底是什么实力?
这些都决定刘善的切身利益。比如遇到典韦了,刘善说吕布你上吧,你是一,他是二或者三。你绝对搞死他。然后正史演义都不靠谱,吕布打不过典韦。怎么办?自己狼狈的逃跑吗?逃跑就有一定的危险啊!
这些只是斗将方面的。说实话就算撒出去情报网也得不到太准确的信息,除非人对人马对马的打一架才知道谁厉害。
那关系到历史事件呢?比如袁绍打曹操,都知道最后曹老板赢了。可是整个战役中的细节,真的是如史书所记吗?
如果自己的情报人员收集了相关的情报,比如粮草确实放在乌巢,确实是淳于琼领兵驻守,而淳于琼确实喜欢喝酒。那么对于刘善来说,这就跟历史记载的一模一样。那么接下来曹操偷袭乌巢,致使袁绍大败就百分之八十会发生。
等许攸提意见被驳回一次,两次,三次的消息被收集上来之后。就可以断定许攸一定会去找曹操。这又跟历史重合了。那曹操偷袭乌巢就从百分之八十上升到百分之百。
知道这些肯定已经发生的事情后,刘善需要做的就是决定。决定什么时候入场,决定以什么姿态入场,决定入场后想要得到什么。
所以对于刘善来说,来到三国,最重要的,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真正的三国,跟自己熟知的三国,到底是不是完全一致!三国演义和三国策,还有后世很多关于三国的记录,解读,都有不同程度上的争议。如果刘善用后世的印象去判断真实三国里的情况,那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所以建立这个情报网,就显得格外重要。与其说这个情报网是为了发挥深入敌后搞间谍工作,或者收取情报进行分析敌情。还不如说,这就是前三国时代,刘善为自己建立一个查漏补缺的仪容仪表镜,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依赖前世的记忆。
而到了后三国时代,随着刘善的不断壮大和逐渐深入三国乱世,以后的历史发展必然会有很大的改变。甚至于,官渡之战还会不会发生,赤壁之战还会不会发生都还犹未可知。
不过刘善坚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南征北战以及各方面的准备之后,自己一定能够兵强马壮,谋士如云。
接下来就是尽量让前期的历史,按照本来的样子去发展了。刘善此去漠北,一是为了练兵,二就是刻意避开董卓入京,避开十八路诸侯勤王。避免自己这个蝴蝶带来一些不好的效应。只有这样,刘善才能在自己还不够强大之前,开启上帝视角去作弊。而且这一切的主动权还在自己手中。
进,只要精兵炼成,漠北一切顺利。到时候刘善身背皇命,(灵帝死后,十常侍被诛杀,到时候有蹇硕在旁,随便捏几个遗旨,有理无理占三分!手握吕布,甚至赵云,再加上精锐的骑兵。刘善随时可以杀回中原,入局。
退,知道历史发展趋势,知道你袁绍要跟曹操打,知道曹操要打徐州甚至屠城。知道你刘备前期只会依靠于人。我可以用舆论引导,可以用精兵突袭,可以把情报卖给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