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动漫同人文有什么技巧(2 / 2)
我觉得不好。因为文中的黄月英是“大发明家”,以至于连弩急需改进时诸葛亮不顾男女之别请她出山。黄月英能有这样的才学,说明她绝不是一个“卑弱清静”的传统贤惠女子。她可以醉心机械不谙世事,可以心性潇洒不在乎世俗评判,可以恃才自傲,甚至可以有志于建功立业。但她不应该“贤惠”。不是说黄月英一定不贤惠,是说“贤惠”不应该是她的思想基础,不应该是她的最重要的性格特征。
所以,一个贤惠的大发明家黄月英是不自洽、不合理的,而这点不合理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这个人物的生命力。读者在阅读时不见得能一眼看出这种不合理,但可能会有一种“好像哪里有点奇怪”的感觉,觉得这个人物不够真实可信、生动鲜活。
有的作品中人物身上的标签很多,人物形象非常丰满,栩栩如生。但有的作品中同样是给人物堆砌了很多标签,还花大力气去描写这些标签,可人物形象反而显得虚假。这就是因为这些标签之间不能勾连成网,甚至互相矛盾,交织在一起反而无法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如果能把人物身上的各种标签梳理清楚,让它们有因有果、有表有里、互相印证、互相作用,人物就会立刻活起来。
例如,黄月英在机械方面有极高的才华,表面上是个合格的军师夫人,内在性格骄傲自视甚高,内心深处渴望施展才华寻找自我:所有特征全部串在一起,这就更加真实可信。
为了证明这一点,请看示例3。
示例3
诸葛亮与庞统、张裔等人商议已定,晚间回府用罢晚膳,只当闲话讲与月英:“……这大雨连绵不断,连弩换上一批就朽坏一批,真不知如何是好。”
月英绣着一件小肚兜,随口道:“既然容易朽坏,改进防水工艺即可。”
“唉,那些工匠哪有这样的技艺?亮又分身乏术。想想普天之下,还有哪位大匠有改进连弩的技艺?”
月英心中一动,手上的动作停住了,片刻之后却又若无其事地继续绣了起来。她抿着嘴不出声,只听诸葛亮又慢悠悠地说:“亮记得季常也是水镜先生门下,亮是不是该去问问季常,让他研究一下?”
“于机械工巧一道,季常的水平还比不上士元兄。”
“那幼常……?”
“幼常更差。”
“哦。亮记得还有一位崔州平先生——”
月英忍无可忍地放下针线,气乎乎地看着孔明。诸葛亮立刻笑道:“哎呀,亮怎的忘了。于机械工巧一道夫人才是举世无匹,再没有比夫人更合适的大匠了。”
月英满意地偷偷笑了笑,口中却道:“我可是女子,怎能为军中研制兵器?”
“是啊,非但要研制兵器,还要出入公府,今后或许还要去工匠营和军营之中督办教习。是亮考虑不周了。不知那位崔州平先生——”
“你……!”月英瞪起眼睛,从针线筐里抓起一团绒线掷向孔明。那线团在孔明身上跳了两跳,被孔明接住。
“夫人。”诸葛亮将那线团还给月英,正色道,“要在最短时间内改进连弩工艺,除你之外,更无他人。但你身为女子,此事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中诸多不便,可以想见。且天下人口诛笔伐,向来于女子最为苛求。长年累月,后事无穷。你若不愿,亮绝不勉强。”
黄月英点点头,她不笑了,说道:“我想一想。”
月英不再说话,诸葛亮耐心地看着她绣完了一件肚兜,拎起来左看右看,听她问道:“好看吗?”
“呃……”诸葛亮努力研究着肚兜上的图样,“这是……是……牡丹吗?”
月英没有再拿线团去掷他,放下肚兜,反倒笑了起来。“委屈果儿了。我实在不擅长女工;可我擅长的、想做的那些,还没有真正做过。——军师将军要请一名大匠去改进连弩,不知请的是葛门黄氏,还是黄英?”
“黄英。”诸葛亮毫不犹豫地答道,“黄英可以是女扮男装,但黄英是谁家女儿、是否婚嫁、夫君是谁……与连弩无关,也不必提及。”
“嗯。”月英抿着嘴矜持地点点头,见孔明还是目光炯炯地看着她,似乎仍在等着她的答案。她心想孔明怎的这样笨,干脆将针钱筐和肚兜往桌角一推,再抬起头时,终于忍不住绽开了一个明亮的笑容。“不是时间很紧吗?你的连弩图纸呢,先拿来看看!”
我更喜欢示例3的黄月英,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如此。这样的黄月英在人物形象上更完整、更合理,这就是好的人物形象给小说的观感带来的改变。
那么,怎样设置完整、合理、有个性、有辨识度的人物形象呢?
用心。
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不能看到军师就是稳重负责,看到夫人就是贤惠得体,看到将军就是粗豪,看到文人就是风雅。从史料和原文出发,结合生活中对形形色色的人的观察,综合考虑人物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职业职务、兴趣爱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总之,人物形象是多维度的,越丰富、越立体、越独一无二,这个人物的生命力也就越强。
那么,如果人物形象已经足够丰富、足够立体,还能再进一步吗?
能的。也很简单,给人物加入情怀。
所谓三流编剧说故事,二流编剧写人物,一流编剧讲情怀。所谓讲情怀,最简单的就是写人物的情怀。高端一点的玩法是通过批判人物来衬出情怀,再高端一点的玩法是通过剖析人物来隐含情怀,更高端一点的玩法是通过剖析人物背后的东西来隐藏情怀——这些都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就从最基础的开始,给人物加入情怀。
比如示例3中,给黄月英加入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情怀,还可以由此进一步延伸,给黄月英加入“寻找自我坚持自我”的成长线。这样,黄月英的才华、骄傲、叛逆、洒脱就都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她的思想情怀和她的性格、才华、身份等种种特质完美融合在一起,更加真实合理,也更加打动人心。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给每个重要人物找一找情怀,找一找初心。每个人物的初心是什么,三观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思想动态怎么发展,他们在坚持什么,他们会放弃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不在乎什么。如果一个人物能形成自己的一套完备的、甚至随着情节进展而发展变化的三观,他的所有的行为逻辑和性格爱好都在这套三观的指导下,彼此之间密切耦合、环环相扣,那这个人物可能是反派,可能不讨喜,可能三观偏颇,但他一定活了。
如果一篇小说的主角活了,那这篇小说只要有一定的情节起伏,就基本好看。
如果一篇小说的主角和重要配角都活了,那这篇小说只要有一定的情节起伏,就一定好看。
如果一篇小说的主角、配角、龙套……所有人物都活了,那这篇小说叫红楼梦。红楼梦的情节已经不太重要了,家里来了个客人,姑娘奶奶们和客人坐一起喝茶吃饭闲聊天,读者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以上,我们讲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有人物,要有什么样的人物。至于怎样通过情节和描写来表现出人物,我们之后慢慢讲。
下一篇可能是讲情节,也可能突然想起来讲一些什么别的东西。看我心情。
这个系列我会坚持写下去,算是对一些心得的记录和梳理。大家有什么想看的、想讨论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