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国号之争(1 / 2)
这天,朝中官员、原江陵朝廷的官员,除边境州郡外的各州刺史都汇集在寿光阁,商议即位登基的事情。负责此事的中书监王亮、相国左长史王莹、吏部尚书沈约、侍中范云分别汇报了建坛登基的具体安排。
充分征求了众人的意见,略作修改和补充后,就顺利地获得了众人的支持。萧衍肯定了这项工作的准备充足和安排恰当,然后循例询问还有什么事情需启奏。
荆州刺史萧憺出列,呈上一份奏折,萧衍快速看过后,命陈庆之当众宣读。这是一份由荆州长史刘峻起草的奏折,奏请遵循魏文帝曹丕取代汉国、宋武帝刘裕取代晋国、齐高帝萧道成取代宋国的先例,以封国为国号,定国号为梁。
陈庆之的声音并不洪亮,却似有极强的穿透力,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大殿里寂静得只能听见旁边人的呼吸声,提议更改国号,那就是改朝换代了,这完全颠覆了众人的认知和传统观念。
在众人的潜意识里,都是觉得萧衍称帝即位,只是重建齐朝的皇室,还是会延续着齐朝的江山社稷的,所以在筹备建坛登基的事项,根本就没有考虑更改国号的问题。
现在竟然有人上奏提议改朝换代,这太突然了,他们一时还接受不了。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至今已三百多年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当初萧衍举兵,立萧宝融而废萧宝卷,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僭越甚至是反叛了,不少人都是抱着忠贞不二的传统思想持拒绝的态度,如江州的新蔡太守席谦,还有弃官居家且屡拒征召的前吴兴太守谢朏、国子祭酒何胤等人。现在要改朝换代,那在他们心中,自己更成了齐朝的乱臣贼子,这是对他们传统思想的严重挑衅,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
站在台上,陈庆之仔细观察下面众人的反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雍州起兵时的官员,如王茂、曹景宗、张弘策、郑绍叔、韦睿、萧琛等人,表情从容,都没说话。他们在举兵的时候,早就已经放弃了这个思想负担,出兵讨伐齐朝皇帝萧宝卷,实际上就是反了齐朝,所以对更改国号,并无抵触情绪。
原江陵朝廷的官员,如夏侯详、柳忱、席阐文、刘坦、杨公则、萧颖达等,只是小声议论了一下,似乎也没有明显的发对意愿。当初尊萧宝融为皇帝举兵,他们自己觉得是反抗萧宝卷,而不是要灭了齐朝。但是他们心里明白,这只是他们自己一厢情愿的说辞而已,对于齐朝其他人来说,就是认为他们是齐朝的叛贼。所以对于更改国号,他们并无明显的抗拒。
而原建康城和其它后来归顺的州郡官员,则怒气冲冲,言辞激烈,反对之意溢于言表。
中书监王亮率先跳了出来,认为梁王萧衍与齐朝皇室都是出自南兰陵萧氏,断不可以更改国号,这个也是有史可循的。汉光武帝刘秀建国沿用汉国号,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举事前只是普通平民。汉昭烈帝刘备,只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建国后都沿用汉国号。
相国左长史王莹认为,齐明帝萧鸾自立为帝都没更改国号,同是南兰陵萧氏子孙,怎可能背叛祖先呢?
吏部尚书沈约甚至激动地说,这个荆州长史,哗众取宠,唯恐天下不乱,实属罪大恶极,应处死以息民愤。
原建康城和其它后来归顺的州郡官员都十分认同王亮、王莹、沈约的意见,接着就轮番出列,满腔怒火,慷慨陈词。
萧衍摆了摆手,待众人安静后,要求众人回去都上一份奏折,明确态度,说明理由,明天递交后再行商议。
回到书房,萧衍静静思考了好久,然后问陈庆之自己的看法,陈庆之毫不犹豫地说:“更改国号为梁。”萧衍诧异地看着陈庆之,饶有兴趣地问:“这么坚定?理由呢?”
元裕昨晚已经同陈庆之说过这个问题了,所以陈庆之胸有成竹地说:“其一,是您的孝心决定的。您的《孝思赋》是天下皆知的名作,您也准备了今后以孝治天下。如果沿用齐朝的国号,太祖皇帝是萧道成,而更改国号,太祖皇帝就是您的父亲,作为人子,这是最好的尽孝方法了。”
萧衍震惊地看着陈庆之,他真的从来没有想到这个理由。没错,作为人子,这个真是最好的尽孝方法,更能体现出他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陈庆之接着说:“其二,齐明帝萧鸾就是反面教材。萧鸾即位后对齐高帝萧道成的儿孙大开杀戒,为什么呢?是因为天下民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都是认为齐高帝的儿孙比他更有资格称帝即位。为了江山的稳固,他只能先动手消除隐患,否则随便一个人作反,都会很容易得到民众的支持。如您即位为齐朝皇帝,那天下比您更有资格做齐朝皇帝的人多的是,远的如在魏朝的萧宝寅,近的是齐朝皇室宗室的成员,更还有南兰陵萧氏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有资格做齐朝的皇帝。那以后就太容易产生叛乱了,随便立一个萧氏族人为皇帝,造反就师出有名了。”
萧衍认可地点了点头,这个他知道。
“其三,齐朝在民众心中,口碑并不好,无谓背着这个成为累赘的政治包袱。汉光武帝刘秀,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经过社会大乱之后,人心思汉,所以他要沿用汉的国号,既有强调正统的政治需要,又能迅速稳定人心。汉昭烈帝刘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利用民众怀念汉室的心理来发展壮大的,这也是政治需要。现时齐朝经过萧宝卷的倒行逆施,在民众的心中口碑极坏,那就不能背上这个政治包袱了。”陈庆之说。
萧衍频频点头,忽然笑了起来,对陈庆之说:“这个应该是元裕的想法。”陈庆之点头称是,这些是元裕昨晚告诉他的。
萧衍沉思了一会,说:“但是更改国号,现在就会朝野震动,许多人的心理接受不了,那岂不是叛乱纷纷?这个对于一个刚刚承受了大乱的国家来说,会更加动荡的。对此,元裕有何建议?”
陈庆之摇了摇头,说:“元大哥没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