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白潭,一个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水乡小镇,面积约两万平方米,自古繁华,商贾云集,民风淳朴,是浙北地区大运河的重要商埠,全镇河道如网,临水而建,因水成街,古宅成群,古桥飞跨溪塘,河畔绿树成荫,河道舟楫不绝,河巷笑语不断,宛如河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宛如是位恬静的江南女子。
白潭镇上的韩家,今日可谓是张灯结彩,敲锣打鼓,鼓乐齐鸣,韩家老爷韩骏文的远方堂弟韩耀亭今日成亲,他比韩骏文小了整整十三岁。
韩骏文的曾祖父是个乡绅,为人忠厚,读了一辈子的书,有些家底,到了韩骏文父亲的时候,太平天国入了白潭时被抓了壮丁带回了营房,因为韩骏文的父亲是个贡生,识字,于是就安排了他做文书之类的工作,韩父办法只能先答应下来,三四个月之后,找了个机会连夜逃回了家中,一路上风餐露宿,找了个庙宇暂歇息,才修整了不少方能安全回到家中,见家中亲人都安然无恙才抱头痛哭。此时韩祖父已经过世几年,家中已开始走了下坡,经此一难,便又开始快速衰落,家底快见底了,从未经商,书香门第的韩家便分了家,此前因为种种原因还未来得及分。
年少的韩父就开始在酱园店里做起了学徒,再从学徒做起了伙计,之后就做到了酱园店的主管,攒了些钱财家底,办了一个蚕茧小厂,再经过韩骏文手中,已经逐渐稳定。
当年分家但是大部分还是住在一块的,这韩耀亭是韩骏文四祖父的唯一孙子,四祖太爷一家当年生活得比较不好,把韩耀亭送去了学评弹,如今韩家在往上走,便把他接回了韩家,韩骏文也没有同胞的兄弟,在同一辈中,他最大,其次就是韩耀亭,也将韩耀亭视作亲弟。
韩耀亭今日娶妻,脸上未见有多高兴,反而平平淡淡的,轿子落在韩宅四厅门前,韩耀亭牵着新娘子的玉手,拜了堂,入了洞房。
夜晚酒席,韩耀亭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喝着一杯又一杯的喜酒。洞房内,新娘子杨素玲正坐在喜床中,用手半掀开红盖头,向四周瞧了瞧,又放下。
洞房外,十三岁的韩淑云与八岁的韩逸然正偷偷地跑来看新娘子。
“来了来了。”韩淑云听到有人过来了,立马拉着韩逸然跑了。
韩耀亭踉踉跄跄地走进了洞房,用手摘下了杨素玲的红盖头,“睡了吧。”立即解衣而睡。
杨素玲没弄明白就见韩耀亭已经睡着了,上前去推了他几下,纹丝不动。
“哦,醉啦。”心中自语道,也解衣而睡。
第二天,杨素玲在镜前梳妆,陪嫁的丫鬟绮儿替杨素玲戴上珠钗首饰,他们要去拜见韩家的长辈了。
韩骏文上边有一个七十五岁的母亲施氏,如今在长辈里面她最大。韩耀亭的母亲是汪氏,这些杨素玲都一一拜过了,接着,其他房的也都认识了一下。
“弟媳妇,刚嫁过来,可别拘束了。”韩骏文的妻子胡氏对杨素玲说。
“素玲,你既然嫁过来了,成了我们韩家的媳妇,规矩嘛,要知道。”汪氏这时候发了话。
杨素玲道:“是,媳妇知道。”
“我还没有讲完呢,不要插嘴!”汪氏不悦起来。
杨素玲见状立即道:“阿婆娘娘请说。”心里想着:果然来了一个下马威威。
身旁的人都知道汪氏是拿出了当婆婆的架子了,都静静地在一旁看着,韩耀亭更是一言不发地喝了口茶。
汪氏继续道:“媳妇应生儿育女,伺候长辈与自己的丈夫,这些都不可懈怠。”说完了以后,停顿了一下,杨素玲望了两眼:“妈说的是,媳妇一定牢记在心,媳妇刚刚嫁到韩家来,还有许多地方不懂,还需要阿婆娘娘多教教媳妇才是。”
杨素玲本来只是想谦虚一下,没想到汪氏并不满意:“你那个亲姆没教过你什么呀!还要我这个阿婆娘娘做什么事!”
杨素玲一时语塞,尴尬地不知说些什么。
这时施氏对汪氏说:“你不要这样讲,素玲她刚嫁也一定不全知道这里的状况,当然要你这个阿婆娘娘多去提点一下她才可以。”
“哎呀,是我急了,素玲,可别怪我啊。”汪氏被施氏这么一说,还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