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韩蔚文答应沈舒怡在韩宅待到十二日再回家,两人晚上睡在一张床上,窃窃私语。
“哎,在三姨家里住的时候,有没有见过惠民表哥的那个……相好对象?”
“见过呀。”
“长得怎么样?好看吗?”沈舒怡赶紧把耳朵贴过去了点,“告诉我,是不是有好事情了啊?”
“长得……我想想……身形匀称,长得很古典。”
“哦,那应该就跟电影明星一样吧,又要有好事情喽,群表弟,是不是也要有好事情啊?”
“差不多了,对方大他四岁,长得……成熟吧。”
“五姨也是可怜的呀,五姨夫都走了十几年了,妞妞也病死了,群表弟的他身体也不太好。”换了一个姿势,“哎,我姆妈最近也不太高兴,我三哥跟一个裁缝家的女儿好上了,我觉得还好吧,但也觉得他们不太并合适,我阿爸姆妈都不太喜欢她,我三哥也不太高兴。”
两人聊着聊着到半夜才睡着。
正月初五迎财神,正月初六开市大吉,大家都认为这两日开始必定会招财进宝,财源滚滚,财滚四方来,大年初一关上的店铺在一夕之间全部打开,这热闹程度绝对不亚于除夕日。
大街,弄堂,河流,桥头都开始有买卖了,河埠头停靠着船只,上面载着各种土特产日用品货物,本地的商船撑到外地去卖,外地的也到本地来卖,运河时而顺流,时而湍急,却挡不住大家要招财进宝的心,期待来年能百无禁忌,富贵吉祥。
邹弘甫来韩宅拜年串门,邹树荣当然是跟着过来。
“淑云,新一期的〈浙江潮〉里有没有?能不能借我看看?”
“可以呀,但是你要把你的那本〈新青年〉借我看看。”
十三到十八为上灯节,整个白潭镇的夜晚,大街小巷被河中的花灯映的灯花摇坠,五光十色。闹花灯,放烟花,好不热闹与繁华。
镇上的妇女,在家做着汤圆,前期工作,在初一前已经完工了,把糯米泡上了七天以后淘尽加水在石墨中磨成“水磨粉”,水分滤干以后在太阳下晒成硬块,再继续磨成细粉,做出来就是汤圆皮子的料,再用芝麻,白糖,桂花搅在一起,做成馅料,揉进汤圆皮子中,一起下锅煮。
杨素玲终于是不再吐了,于是想把以前吐出来的东西都吃回去,韩耀亭就去给杨素玲弄了点她喜欢的菜。
“谢谢了,二爷。”杨素玲大口的吃了起来,胃口大好,来者不拒。
“慢慢吃,这样我囝儿才能长得好看。”
“哟。”杨素玲听了以后立刻放下了筷子,“原来你是心疼你囝子啊,哼,不知道你捞娘辛苦。”
“不是,没有没有。”韩耀亭赶紧说:“你们两个是一道的,都要紧,等过完了年,还有的是你吃的,尤其是在你生完孩子之后,我丈母娘肯定会给你烧一大桌爱吃的。”
“快去东大街上有舞龙灯!”门外,一群年轻人向东大街的方向奔去。
“惜萍,把五儿带过去,看好啦。”杨素玲把碗放到厨房里去。
“五儿让惜萍带去干什么?你不去啦?”韩耀亭拽着杨素玲的胳膊,“走了,看舞龙灯去了,五儿,走了。”
“慢点,孩子。”杨素玲指了指自己的大肚子。
韩耀亭盯了一下说:“我知道你想看,你知道你怕出意外,那我们远远的看一下,惜萍,你还是把五儿带上吧。”
韩骏文早让人到嫁妆店去定做了几梓嫁妆,马桶,脸盆,脚盆,而且都是红木的。
韩惜萍的心中是又喜又紧张,毕竟出嫁的人是自己,心中特别感谢程靖远等了自己这么久,于是不由再生好感。
到了那一天,程家派了几艘大船来接亲,大船上早早的装满了韩惜萍的嫁妆,全部都是用红木大箱子装着的,队伍走过了太平桥,随着敲锣打鼓,鞭炮连天的声音,踏上了嫁船。
汪氏在后面跟着,感觉是自己女儿出嫁了一样。
“我没有囡囡,惜萍就像我的妞妞一样啊。”终于是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