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之谋:汉匈开战的序幕(1 / 2)
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一封对付匈奴的奏报,被紧急送进皇宫,交到了青年皇帝刘彻的手中。一场针对匈奴的战略,即将展开。这就是被后世记载的马邑之谋。
两年前,匈奴前来和亲,刘彻心里面是拒绝的。大行令王恢主战,他没有解决怎样战,如何战的问题,所以,没有得到刘彻的支持。这封针对匈奴军事行动的奏报,也是王恢亲自提交,这一次他要想得到皇帝的支持,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现在,来看一下,马邑之谋的基本信息。
时间:汉武帝元光二年。
总规划师:二十四岁的少年皇帝刘彻。
首倡者:爱国商人聂壹。
提交方案者:大行令王恢。
执行者:御史大夫韩安国、太仆公孙贺、飞将军李广、卫尉李息、太行令王恢。
开战地点:马邑。
马邑的由来
马邑,之所以得名,据说是因为秦始皇三十二年,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派大将蒙恬率兵前往北地修城屯兵养马。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城墙塌了。忽见一马跑了一圈,跑出了马蹄印子,人们照着马蹄印修筑城墙,再也没有出现蹦塌事故,所以就给修筑起的城起名叫马邑。
蒙恬为什么在马邑修筑城墙了,这就要用地理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马邑,地处大同盆地顶端,四面环山。东面是洪涛山,西面是管涔山,南面是恒山,北面是雁门山。它不仅是农耕和草原民族的交界地,也是加强北部边塞联系最重要的交通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大秦时,蒙恬筑城,以备匈奴。西汉时,原韩王信被刘邦改封为代王,韩王信主动迁都马邑,进而拉开了汉匈之间百年战争。
为什么要将马邑作为对战匈奴的战场,这就要提到一个爱国商人:聂壹。
聂壹是马邑人,他有个特长:经商。
大汉与匈奴缔结和亲政策,并开放互市。聂壹在边境互市中,挣了不少钱。然,匈奴没有信义,经常用抢劫、威胁等不正当手段,牟取钱财。匈奴太过猖獗,大汉又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地方郡守采取自保,弄得聂壹等商人苦不堪言。
聂壹不堪其扰,想了一个办法:消灭匈奴。
只有消灭匈奴灭,他们才能彻底摆脱匈奴的骚扰。要想消灭匈奴,只能借助力量。于是,聂壹又想了一个办法:让朝廷收拾匈奴。
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历代帝王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只要匈奴不大规模侵边,朝廷只会坐视不管。对于匈奴的小打小闹,朝廷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令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这时,聂壹听闻当今的皇帝与前几任皇帝不同。内迁东瓯、分治闽越、南越送质,这些行为,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又从其他渠道听闻,当今皇帝对和亲政策不满,还召集群臣商议应对匈奴边患。尽管皇帝没有拒绝和亲,却让聂壹看到了青年皇帝不会对匈奴忍太久。
皇帝迟早要对匈奴下手,以雪前耻。
早打,晚打,反正都要打。聂壹为了让汉匈战争提前,故而,他要让皇帝看到讨伐匈奴获胜的机会。进而,才能让皇帝下定决心与匈奴开战。
聂壹先找到了主战派代表王恢说:匈奴肆意扰边,大汉子民不堪其扰。大行令何不出兵讨伐匈奴,荡平王庭,一劳永逸。
王恢是坚定的主战派,也想打。若能讨伐匈奴,荡平王庭,他就能如李牧、蒙恬,建立不世之功,留名后世。然,他想打没用,关键是如何说服皇帝。现在,朝臣都不主张打?此时,匈奴能打吗?
聂壹坚定地告诉他三个字:可以打。
王恢看着他,示意对方给出一个充足的理由。
聂壹有备而来,给出了可以打的依据:汉朝和亲之后,已经取信于匈奴,只要诱之以利,必定能将之击溃。
王恢听闻摇头,这个依据,连他都说服不了,更何况是皇帝。匈奴善骑射,大汉要打,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千里奔袭。
聂壹思维跳跃,绕开这个问题,不主动去跟匈奴作战,给出了一个作战方针:伏击。
所谓伏击战,是指事先通过侦察地形,确立伏击的地点,并预先部署好兵力。当敌人诱入伏击圈后,利用地形的优势对敌形成多面围攻之势,予敌以重大杀伤。
既然是伏击战,就要选择伏击地点,这也难不倒聂壹,他选择伏击匈奴的地点:马邑。
而,马邑的地形特点,的确适合打一场伏击战。
为了消灭匈奴,聂壹还主动自荐,引诱匈奴,一战而灭之。
王恢对聂壹的计策很满意,这个计策,替他解决了两个核心问题。
其一,如何战。
以利引诱匈奴,选择伏击。这样就避免了千里奔袭之苦。
其二,战场选择。
伏击的地点:马邑。
于是,王恢将聂壹伐匈奴的主张,加以整理后,交给了皇帝刘彻。刘彻看后,对这份讨伐匈奴的方案十分满意。他从方案中看了两个现象:
能战。
能赢。
一战而胜,汉匈至少十年不会有大战,他也能通过一战,洗刷先祖的耻辱。进而,向天下人宣告:匈奴欺辱大汉的时代,过去了。
刘彻不满匈奴欺辱大汉的岁月,他想打。这个方案告诉他,可以打,如何打。但,刘彻赞成这个方案还不行,还要召集群臣商议。于是,汉廷又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军事会议。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解决北方匈奴边患。
这次发言,依旧分为两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依旧反对,大行令王恢依旧主战。
韩安国的观点比上一次还要充分,他说了很长一段话,概括起来,只有九个字:找不到、打不赢、划不来。
匈奴居住在草原,居无定所,很难找到他们主力,发动突袭。退一步讲,那怕找到了匈奴主力,汉军将士人困马乏,匈奴以逸待劳,又打不赢。即便打赢了,匈奴之地,不适合耕种,无法定居,得到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王恢也有准备,也进行反驳,说了很长一段话,概括起来也有九个字:不用找、有能力、能取胜。
找不到匈奴主力,那就不去找,只要抛出诱饵,就能引诱匈奴主力,进入大汉地界。只要将匈奴引诱入指定的地界,再险要出,埋伏精兵悍将,一击,定能获胜。如今大汉休养生息七十多年,国力充足,海内一统,国力强盛,陛下威名远扬,是有能力、有实力,打一场歼灭战。
韩安国听后,出言反对,又说了两个理由:
其一,汉高祖被围困白登山之耻。
其二,兵马一动,天下骚动,胜负难料,不可轻率出兵。
王恢又说了这样一段话: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北有强胡的侵扰,南有中原大国的威胁,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匈奴虽强,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没有坚决抗击的缘故!
这段话传达出了两个问题:
其一,代国一郡之地,皆敢抗击匈奴,匈奴不敢侵代。大汉的实力,远胜代国,却被匈奴所欺,这是为什么?
其二,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大汉可以打,却不打,这又是为什么?
这次辩论,十分激烈,双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韩安国两年前,说服皇帝和亲。现在,他也相信皇帝会采纳他的意见。然,韩安国忘了。推行元光新政的刘彻,已经不是当日的皇帝。这一次,刘彻采纳了王恢的主张,以战止戈。
这场会议,在刘彻的拍板下,得出最终结果:战。
于是,一场在大汉境内,以马邑为饵,伏击匈奴的战略规划,正式通过。
接下来,刘彻要商议出一个结果:以谁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