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视苍生为棋者,亦将被苍生所倾覆!(1 / 2)
李道玄听到笑声后,感觉到裤腿一紧,他低头一看,只见一个粉嘟嘟白胖胖的小男孩正抓着他的脚踝,乌青的眼珠中露出一丝久别重逢的喜悦。
李道玄刚想说话,嗖的一下,小男孩便消失不见了,随后他只觉得腰间一沉,似被人抱住。
他伸手抓向腰间,结果小男孩又爬到了脖子处,口中咯咯笑个不停,仿佛在和他玩捉迷藏。
李道玄轻叹一声,道:“好了,我有事找你,莫要再玩闹了。”
魇童还想躲避,但李道玄的手掌突然加速,抓住了他的朝天辫,将他整个提溜起来,仔细打量着和以前大不一样的魇童。
被抓到后,魇童不再挣扎,只用一种十分无辜的可怜眼神看着李道玄,似是想卖萌过关。
“你这厮,倒是吃胖了一些,也变白了一些。”
李道玄笑了笑,将他放下来,轻轻敲了一下他的脑袋以示惩罚。
看起来魇童的日子过得不错,整个人都长胖了,身上缠绕的怨气早就散尽,取而代之的是玄妙的香火之气,正大堂皇。
只有那乌青色的瞳孔,还保留着几分昔日鬼婴的模样。
对于自己的救命恩人,魇童自然是非常亲昵,他抱着李道玄的腿,奶声奶气道:“娘娘对我……很照顾,青冥界的人……也都很好。”
顿了顿,他又抱怨道:“只有雀姥姥……总是戏弄我。”
李道玄一怔,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口中所说的雀姥姥,就是雀仙子。
李道玄嘴角一抽,你喊人家姥姥,她能不戏弄你吗?
回想起第一次见小雀儿的时候,自己张口就是雀仙子,直接将好感拉满,后面才能肆无忌惮地薅鸟毛。
到现在三界葫里还有好几根小雀儿的真羽没有用完呢。
“魇童,现在我有件事要你帮忙。”
李道玄指了指躺在床上鼾声如雷的李渊,道:“我要你带我进入他的梦中,能做到吗?”
魇童扫了一眼李渊,立刻拍拍胸脯道:“恩公放心,一定做到!”
他握着李道玄的手,运转本命神通,两人的身影开始变得朦胧起来,好似化为了一缕缕幽光,遁入了李渊的头中。
房间外,李世民只见窗户处传来一阵阵奇异的幽光,他上前扫了一眼,却惊讶地发现,屋内已经空无一人。
太冲消失了。
除此之外,在床上酣睡的李渊身子微微抽搐,原本响亮的鼾声骤然一顿,眼皮微微抖动,似是要清醒过来,但下一刻又恢复了平静。
鼾声再次响起。
……
李道玄只觉得眼前的景象在扭曲,大约持续了几息时间,终于慢慢清晰起来。
“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道玄出现在太极殿中,此刻正值朝会,百官叩首,唯有李道玄和魇童站在那里,十分醒目,显得格格不入。
魇童手中的玉印变得有些暗淡,这是他的神印,显然侵入李渊的梦境,对他来说消耗不小。
“大胆,殿下何人,竟敢见朕不跪?”
龙椅之上传来一声怒喝,颇具威严。
李道玄抬头一看,发现并非是李世民,而是满头白发的李渊。
只是和现实相比,梦境中的李渊身穿龙袍,精神矍铄,看起来威风凛凛,毫无萎靡之态。
李道玄静静凝望着他,语出惊人。
“摩罗,这梦中皇帝,滋味如何?”
此言一出,龙椅上的李渊目光深邃,怒气和威严都消失不见了,气质变得沉静而邪异,仿佛突然变了一个人。
他拂袖一挥,周围的景象再变,金銮殿变成了深山古刹,四周落叶纷纷,一株菩提古树流转光华,亭亭玉立。
黑色莲台绽放,上面端坐着一位黑衣黑发的俊美男子,五官偏向阴柔,邪异的气质中,还有种淡淡的禅意。
“李道玄,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找到这里。”
摩罗抬眸,声音温润而平静。
他拂袖扫去石头上的落叶,露出纵横交叉的线条,以及两方黑白棋盒。
“既然来了,不如手谈一局?”
李道玄正要走过去,魇童拉了拉他的衣角,躲在其背后小心地望着摩罗,眼中满是忐忑,显然他感受到了对方的恐怖。
摩罗望了一眼魇童,淡淡笑道:“拥有入梦神通的鬼婴,还获得了青衣的敕封,倒是有些造化。”
李道玄摸摸魇童的脑袋,示意他不用担心,而后走到摩罗对面坐了下去。
“来者是客,请吧。”
摩罗伸手请李道玄先下,彬彬有礼,神态平和。
李道玄也不客气,执白先行,随意落了一子。
摩罗紧跟着下了一子,淡淡道:“你是何时发现我与李渊的联系?”
“刚刚才想通的。”
李道玄抬起眼眸,直视着他道:“昔日的长安大旱,还有今天的大雨,都是人为,以及嫣儿不被龙气攻击,黑山老妖能潜入皇宫之中抢走皇后的魂魄……”
“这一切的事情都在说明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幕后之人不仅可以避开龙气,甚至还能小幅度地蒙蔽龙气的感知,为其他人提供掩护!”
无论是嫣儿还是黑山老妖,按理来说都应该是龙气攻击的对象,但结果却都没有惊动龙气,这太不同寻常了。
要知道,就连李世民这个在位的皇帝,也只是被动地被龙气保护着,后来找回了传国玉玺,才能勉强调动龙气。
摩罗凭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道玄,直到他看到了鬼橱写下的那个“十”字,在李世民的无意提醒下,李道玄想到了李渊,这位一直被囚禁在弘义宫中毫无存在感的太上皇。
当时一个极为大胆的设想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如果李渊和摩罗联手呢?
三乐大师曾说过,摩罗的状态很特殊,并没有肉身,生存在大千世界的梦境之中,想要影响到真实的人间,必须要有媒介。
李道玄在封禅大典上曾与摩罗交手,那只诡异如天道般的眼睛,全长安的人都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