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刺猬(2 / 2)
冲锋起来,显得是格外之卖力。
一个个蒙古勇士,也都抽出来了自己的蒙古弓,打算在一会,用遮天蔽日的箭矢,来淹没对面的唐军。
却说此时。
唐军当中。
一百五十多个士兵,在打光了手上的火铳后,便迅速的停下装填。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士兵,都停下装填,有近半的士兵,没有装填,而是取下了背上的弓箭,准备放箭。
另一半士兵,则一个人,负责大概六七枝燧发枪的装填。
在那手忙脚乱的给一枝枝火枪装填着子弹。
这边,忙碌着一片。
郑三奎,却坐在马背上,深然不惧,当蒙古人掠近过来后。
准备抛射箭雨之时,他毫不犹豫的下令道。
“弟兄们,放箭。”
“唯!”
一时间,战场上,三百余马背上的大唐天兵,还有地面上,手持着弓箭,戒备着的大唐天兵。
同时,抽箭搭弦,然后不用吩咐。
咻咻咻的。
便用手上的开元弓,射出去了一轮致命的箭矢。
箭矢犹如雨点一般,抛洒了出去,朝对面的蒙古人,射了过去。
而蒙古人那边,也同时,开始抛射起了羽箭。
他们的箭雨,显得就更加的密集了。
声势之大,俨然是直接压过了郑三奎他们这边。
但是,声势再大,又有何用呢?
战场上,可不是谁声势大,就能够赢的啊。
而且,甭看箭矢多,他们能够造成杀伤效果的,却并不多。
原因很简单。
对面的大唐天兵,是一支传统军队,他们并没有,抛弃掉盔甲这类累赘。
相反,他们是人人着甲。
一身重甲在身,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用他们的破蒙古弓,岂能够射穿这身着重甲的敌人?
真以为,蒙古弓是什么,毁天灭地的武器?
蒙古人的骑射,对付无甲目标,那是屠杀,对付有皮甲的目标,还能够稳压一头,但倘若敌人,穿着的是铁甲,或是棉甲,那大概就是挠痒痒的存在了。
因为,这可不是,某“古兵器大谣言”纪录片的录制现场。
蒙古弓连板甲都能够射穿。
实际上,在真实的战场上,别说是蒙古了,就是弓箭动能的集大成者。
后世箭馆老板最痛恨的清弓。也没这能耐啊——清弓重箭,对靶子毁伤性极大,箭馆老板很不待见这玩意,因为伤靶子。
号称标枪发射器的清弓,在对付着甲的敌人时,那些个比蒙古人能打多了的老满洲们,还是靠着,下马步战,抵近颜射的方式,予以敌人以巨大杀伤。
何况是当下,这些土尔扈特部的蒙古人,用着的破弓烂箭呢?
只见到,令巴图雅傻眼的一幕,出现在了战场上。
密集的箭雨,不能够说一点作用也没起到。
但是,却没杀敌人。
但只见到,那些个背对着他们,装填着火铳的唐军士兵,还有那些个,与他们持弓对射的士兵,以及在马背上,在这个明军阵地后面,左右奔走,也在朝他们射箭的唐军士兵。
有些个站在原地的,身上扎了几十枝箭,被扎成了刺猬似的,却仍然,安稳的站在那里,跟个没事人似的。
弓箭根本就没有破对方的防啊!
而他们的弓箭,没有破唐军的防,但郑三奎及手下士兵,咻咻咻往外射箭矢,却给予了对面的蒙古人,以巨大的杀伤。
大唐天兵,用的弓箭,并不是清弓。
而是以,开元弓,明小梢为主。
这一类精工制作的牛角弓,配合着精湛的射手,精准度是相当有保证的。
同时呢,箭也是好箭。
跟没有太可的手工业,导致箭矢生产十分落后的蒙古人不同。
唐军箭矢,可都是有手工匠人,精工制作的。
从选材,到箭羽,都是精良的好东西。
箭矢也是精钢打造的上好箭头,磨的是锋利的很。
反观对面的蒙古人,绝大多数都没有甲。
只裹了一个臭哄哄的皮袍子。
这皮袍子可防不了开元弓射出去的箭矢啊。
这不是,唐军的箭矢,落到哪个蒙古人身上,这个蒙古人是不死也得一个残废。
可唐军士兵呢,却好似是高达一般。
乱射一通,士兵们以连珠箭的方式,把身上携带的一袋子,十几枝羽箭给快速射光,给对面的蒙古人,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
可他们这边的伤亡,却不超过两只手。
甭看许多士兵,被射的跟个刺猬似的。
但人家照样还站着。
明摆着,是没让伤到要害。
哦不对,是根本没让伤着。
这时候,蒙古人这边的箭矢,实际上已经射光了,双方的箭都已经射光了,可看着倒下去的上千弟兄,巴图雅手底下的这个万户的蒙古人,不由的有些胆怯了——他们本来就是临时征召过来的蒙古牧民。
损失了一千人了。
损失有百分之十几。
他们当然动摇了。
不过,巴图雅还是很会鼓舞士气的,他高呼一声。
“他们的箭已经射过了,冲过去,踏平他们。”
这个时候,被弄过来的蒙古牧民,也反应了过来。
是啊,不用怕了。
敌人的箭已经射光了,接下来就是肉搏喽。
难不成,在肉搏中,这些唐军,还能够以一敌十吗?
只见到,他们又重新的鼓舞起了士气,要进攻。
而这个时候,就在刚刚他们双方,疯狂的互抛射着羽箭的时候。
几十个分出来装填火枪的士兵,则已经手忙脚乱的,将火枪给装填了起来。
眼见敌人又冲将过来。
他们哪敢怠慢?
一个个赶紧端着火枪,就乱射一通。
短短几秒间,五百枝燧发枪再度的打响。
这一下子,巴图雅手底下,就又倒上了三四百人。
这下,蒙古人的胆气是丧尽了——敌人是没有箭矢了,但他们有火枪啊?
不过,他们都到这个份上了,还是硬着头皮,在冲锋。
不过,就在他们,眼瞅着要冲进,刚刚打完了燧发枪,还没来的及装填,准备肉捕的那一百多唐军中时。
位于这些唐军后面的,由郑三奎领着的三百余骑,却毫不犹豫的,平端着马枪,展开了冲锋!
“弟兄们,大唐天兵,有近无退!”
“进攻!”
“杀啊!”
三百余骑大唐天兵,组成了一个大概有三层的密集阵列,正面宽度约莫有两百米。
横冲直撞的就朝蒙古人冲了过去。
这个战术,是大唐骑兵的老套路了。
叫做三堵墙骑兵。
如墙而近的三百骑,手上的马枪平端着,沿途所过之处,那些个蒙古牧民,一个接着一个,被直接乱枪戳死在马背上。
死的好不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