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白龙鱼服(1 / 2)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有些事情,往往都坏在底下的执行上,把朝廷的政策都走歪了。”
张廷爵还很年轻,再加上三代人都在朝廷为官,而且还是个读书人,难免会有一些,为生命立命的使命感和正义感爆棚的瞬间。
“行了,别感叹那么多了!”
相比之下,牛犇就不太关心这些,银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咱们的确可以帮往来的行商节省不少的成本,减少不小的麻烦,但是这部分银子,到最后能分多少,也不太好说吧?”
涉及到核心的机密,贾环肯定是不会跟牛犇详细解释的。
商业模式这种东西,之所以贾环大大方方说出来了,主要还是因为,一旦开始操作之后,瞒是瞒不住的。
现成的东西,就摆在那里,稍微有点眼神和脑子的人,简单分析总结一下,也就得出来了。
但是怎么盈利,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如果你能明白的话,就不会有那么疑问了!”
“战国时候,齐国在管仲的的主持下,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措施,使得齐国百姓,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百姓手里有银子,不代表朝廷手里也有银子,这个时候,如果你要是管仲的话,你会怎么做?”
贾环笑着对牛犇问道。
许多东西能不能记得牢固,参与感很重要。
“收税!”
果不其然,牛犇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办法,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
“提高朝廷各项税收的比例,朝廷就能有更多的岁入。”
贾环看了看牛犇,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随即,转头又看了看张廷爵,笑道:“对于管子的典故,你还有印象吗?”
一般科举考试,不会靠这些内容。
绝大部分情况下,考题都是从四书五经上,进行选择。
而其他的一些论著,比如道家和法家,甚至还有一些佛家的经典,由于科举不考,所以很多人在中举之前都不一定会读。
等到补缺之后,有大把的时间,再读也来得及。
“轻重鱼盐之利?”
“唯官山海可为也?”
张廷爵大概记得,不过也有点不太确定。
好在没有给自己的家学渊源丢脸,还是答上来了。
《管子》原文……
“能不能翻译翻译,详细解释一下?”
主要还是考虑到牛犇的接受能力,文言文并不好学,不是说古代人,就都特么的懂什么是文言文。
故意提升的门槛,其实就是士大夫专门设置的进入壁垒。
阻挡绝大多数的人进来,然后把成功逆袭的人,又团结了过来,设立更高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