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初到采石(1 / 2)
听着李显忠的故事,赵惇仿佛穿越到了北宋年间。
那一天,御街上张灯结彩,正是新科进士们游街夸官的日子。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更是身穿吉服,头簪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从东华门唱名而出。
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东京花。京城百姓争相前来观看,人群摩肩接踵,其中就包括了一群刚刚黥面的配军。
满眼羡慕的望着那些鲜衣怒马少年郎,这些被打上耻辱烙印、人生灰暗无光的年轻人,难免黯然神伤。
难免有人自哀自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像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泥土一样’,听的这些被刺字的杀才也不免暗自神伤。
“汉高祖本一介布衣,提三尺长剑取天下,淮阴侯从市井泼皮到破赵灭代,降燕夺齐,立不世之勋,我剑也未尝不利!”
因哥哥与同乡斗殴而代兄受过被刺配充军的少年郎忿忿不平的说道。
他高高抬起黥过面的头颅,使劲盯着那些从眼前招摇而过的新科进士们。
他的目光中,满是不认命的决心。如尼采所说,“他炽热而强健,宛若阴暗群山年中升起的朝阳”
转眼十余年过去了,黥面少年从御马直的普通骑兵做起,前后大小打了二十五场战斗,身中乱箭多达八次。
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屠杀了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
他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夏军均望风披靡,无人敢挡。从一位少年郎成长为一个青年将军。
然而,有一天,青年将军受邀参加宴会,这让身为武人的青年将军惊喜若狂。武人受邀参加文人宴会是给了他很大的面子,他也非常重视。
可是宴会进行到了一半,一位名为白牡丹的乐伎,给每一桌敬酒,到了青年将军时说道:也敬斑儿一盏。
这斑儿就是脸上长斑的弟弟。
而青年将军脸上的不是斑,而是当时充军时的刺字。这也引得哄堂大笑,侮辱之意也是不言而喻了。
这一次,为了照顾宴会主人的面子,却也没敢在酒席上发飙,便在第二天,将白牡丹抓到军营打了一顿板子。
怎么说,他也是一路兵马副都管,麾下十余万将士的大将军!被一个乐伎羞辱了,岂有忍气吞声之理?道理似乎如此,但大错特错了。
没过几天,他一个叫焦用的老部下来探望他,两人刚坐下喝酒,突然就被那文官派人抓走。
后来听说是以克扣军饷为由,就要杀头。
狄青急忙跑去求情:焦用有军功,是好男儿。
谁知那上司文官冷笑一声,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这算什么好男儿?”就在他的面前,把焦用杀了。
嗯,对。
那个上司文官的名字叫韩琦。正是当年东华门外那群少年之一,也是宴会的主人。
故事到这里结束,李显忠转头向赵惇问道:听了故事,是否还想学习战阵之道,做一武人啊?
“当然,谁说只有东华门外唱名者才是好男儿?在这沙场之上御敌戍边的皆是我大宋好儿郎。”赵惇怎么会不知道青年将军就是狄青,一个凭借武人身份做到了枢密正使,后封同平章事的名将。(在北宋重文轻武的条件下以武人身份做到宰相,放到整个历史上都非常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