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论宋朝制度(1 / 2)
十八岁的赵愭哪懂富国强国的方针呢,天天在资善堂研习圣人之道的他跟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差不多,面对赵昚的质问,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儿臣不知,儿臣日后定当悉心研习圣人之道,力求早日为爹爹分忧。
赵昚随后又将目光转向赵恺:老二儿,你来说说,可学到了什么治国之道啊?
赵恺正了正身子缓缓开口:爹爹,儿臣觉得,我朝武敝凋零的原因始于石敬瑭,贼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人,使得我朝没有太行,长城的保护导致我朝以步战骑,只能被动防御。
赵昚听后又问道:汉朝初期,也没有燕云十六州啊,甚至连河套地区也在匈奴人手中,匈奴单于只要发兵几天内就能兵临帝都,还发生了白登之围,民生更是凋敝,史记有言“自天子不能具其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高祖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举国上下硬是找不到,萧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
唐朝立国之初也没有自己的养马地,也经常被突厥人欺负,我朝所缺,汉唐也缺,汉唐缺的,我朝反而具备,我朝先天占据中原肥沃的土地,他们可是没有,所以,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赵惇听了这话心里乐开了花:这幽云十六州是道拿分的大题,能拿下就能开创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难道跟你明说你大宋除了太祖赵匡胤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皇帝有能力,大臣不行,要不就是大臣有能力,皇帝不行?
这话也只能在心里偷偷想想,要是直接说出来怕是要被打死。
赵恺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的他脚趾扣地,这跟上学在讲台被老师提问答不出来如出一辙啊。
他这二哥也是水的不行,他大哥还多少能引经据典,这老二纯草包,终于理解为啥历史上这个精神病能当上皇帝,不是他太优秀,全靠同行衬托啊。
赵昚见状也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望向了赵惇:三哥,你也说说。
“爹爹,依儿臣所见,我朝积弱的原因有三。”
赵昚问道:哪三个原因啊。
这大宋的重文轻武一直被人诟病,凡是我们不能只看负面,你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北宋二百年,一无权相当朝,二无宦官干政,三无外戚干政,哪怕是那童贯的地位也无法和,王振,魏忠贤,十常侍等人相提并论,更别提唐朝直接废立太子的大太监了。
北宋的外部一团乱麻,内部缺没那么折腾的原因在于--分权,极致的分权。
凡事有利有弊,带来的弊端就是被周围的邻居疯狂欺负,这也正是赵惇要说的:这第一个原因嘛就在于冗官,它带来的危害就是,效率低下,协同困难,机构臃肿,唐朝官员不过千余人,而我朝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十万人。试问这十万官员有多少是为国为民干实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