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甲申之乱(2 / 2)
“唉……”将肚子填饱后吴三桂走出了房间,几位仆人正越过他入屋去收拾房间。
“天下第一雄关啊……”望着远处的山海关城墙吴三桂不免喃喃自语,在他看来这个雄伟的关隘即将失去其对于明王朝的作用。
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之上,由于还是月初,那月亮如同像是一道弯钩。吴三桂在此处看了多久此月亮了呢?他不清楚,也许自大自己入军开始便一直身处此处了。
“难办啊。”吴三桂无奈说道。
困在时局之中的吴三桂自然是难办的,但是在京师之中的人们则显然更加为难。李建泰在抵达山西后便坐镇太原,在其的一封封书信里面大多都是贼寇势大的消息。
“议吧,议吧。朕要听一听诸位爱卿的意见。”崇祯皇帝朱由检高坐在龙椅之上目视着台下众臣。
“陛下,臣等以为李健泰之言论过于危言耸听。朝中的兵将既少,不可再添一卒以至山西。”首辅陈演率先站出来说到。
“陈首辅的意思是可以坐视闯贼拿下山西进一步威逼京师不成?”兵部尚书张缙彦眼见着陈演出来讲话连忙反对到。
“那不然呢?难不成再抽调其他地方的边军去填窟窿?”陈演反问兵部尚书道。“大军行进要粮,山西才遭大旱,就算有兵将入山西又从哪里调集粮食去供应他们?难不成朝廷的兵将就是要受饿的?”
“再者说了,这南北两境哪里还有兵将可供调遣,山东的刘泽清,湖广的左良玉,山海关的吴三桂,你说一说咱们调集谁去?”
“那总不能一事不做以待闯贼吧?山西为直隶之屏障,山西既失直隶不保。陛下,人之根本在于心,国之根本在于京。宁可失地,不可失京啊!”
“那么爱卿的意思是?”
“一面许皇太子南入金陵,一面应许天下之士自筹勤王之师。”兵部尚书张缙彦如是说到。
“如唐朝平安禄山旧事。”
“不可。”朱由检当即拒绝了这一个提议。“天下之事朕经营十几年尚且不能济,哥们孩儿家做得什么事情?至于自筹勤王之师更是谬误,到时候再如东汉旧事怎么办?张缙彦,你是兵部尚书说话自得注意!”
“是。”兵部尚书张缙彦懦懦的退了下去。
“陛下,臣以为应当广发粮草至山西,只要粮草与军饷充足,李大人自能安守。”陈演站出来继续坚持到。
“哎……也只好如此了,那么此事便交与陈爱卿你来做了。”朱由检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在其看来眼下也的确没有什么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了。
“臣领命。”
“退朝吧。”看着下方懦懦的臣子们,朱由检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当初临登大位时的情景。难不成自己真的比自己那一个重用宦官的哥哥要差?
吾弟当为绕舜。这一句话像是一个紧跟在朱由检身后的债主,一直催逼着朱由检对天下大事做出决定。
不!不会!
是这些臣子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无计予国,只计予己。
朕没有错,朕已经……
唉……
此头颅何人斩之?
随着六月初八夜幕的落下,在关外的清军缓缓开始了行动。不,他们早已开始了行动,不过眼下才大军逼急关外而已。
大军兵分三路,自密云、蓟镇、山海关以破关入中原。清兵在三更时埋锅做饭,城外的明军夜不收早已被其袭杀干净。在这一队又一队的士兵中不乏有当初松锦之战的降兵,他们扎着辫子,在沉默中吃着那一份属于自己的东西。
月色入云,寅时已至,清军缓缓亮出了自己的刀刃。在这一时间,位居高位的崇祯皇帝正刚刚打算休息,江南的风月还未到尽时。
目光下移,士子们正扎扎实实的读着自己手上的经学。而歌姬们则是暂且得以休息,在其屋内的士大夫们早已醉的一塌湖涂。
崇祯一十七年对于他们来讲与之前的任何一个年份都没有不同,在统治阶级的欢饮达旦中如扬州、南京等城更是彻夜不眠。
站在南京城外紫金山上的浪客们相信自己所处的朝代会和这紫金山一样长久,眼下的种种颓势不过是王朝小疾而已。
“张大哥!你看太阳出来了!”几位年轻人聚拢在一位中举人不久的年轻人身旁,远处太阳正迎着海面升起。
中举不久的年轻人英俊异常,他有个名字是其父亲赐予的——张煌言。
“我看见了!”张煌言的目光所至,无不是为太阳所照亮的世界。那阳光柔柔的吹打在大地上,驱散了一切的黑暗。
“我看见了!鞑子!鞑子来了!”与张煌言不同,广宁前屯卫士兵们在嘶吼中。他们目光所至,无不是推着盾车在缓缓接近的鞑子兵。
影响中原四百余年的甲申之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