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二件事(1 / 2)
二、说书
你喜欢听故事吗?李宜喜欢。
严格来说不只是“听”,而是透过不同方式知道故事内容。可以是听真人说、看一出电影、阅读、欣赏各式文艺表演如戏曲、舞蹈等等。
这次记下来的是李宜一次听故事的经历,形式传统,对李宜来说却是一次崭新的体验——说书。
说书又称评书,在某些地区称“讲古”或“讲书”,自宋代开始流行,是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
据互联网信息,说书的段子有四类来源:史书(如《三国演义》、神怪书(如《封神演义》、公案书(如《施公案》及武侠书(如《三侠五义》。为了吸引听众,说书人大都会将原文“修饰”一番。
这种表演形式不肯定能不能用式微二字,但现世代不怎么流行是板上钉钉的,李宜长这么大,就没看过说书(电影或电视剧里头的片段不算,她终于体验了一次。
那次李宜在林姐的店做毕按摩,正想到晋仙坊中其他店逛逛,走到中庭位置,突然听到一下醒木拍案声,循声望去,见到一张约成人两臂长、一臂宽、及腰高的木案,案后是一张板凳,一个男人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面。
那男人微胖,年纪约四十出头,面有红光,身穿一袭宝蓝色长衫,领口和袖口反出白色里衣。
案上有一块醒木、一把折扇和一盏盖碗。
听到拍案声后,有不少游人围拢过去,李宜也在其中,聚了约二十来人,那男人清了清嗓子便说了段开场白,什么他姑妄言之,请观众姑妄听之,不必太过较真之类之类。
段子倒也不是历史、长篇小说的内容。
听故事,故事内容是否吸引固然重要,但讲故事的人的演绎也极其重要。这个男人天生就是个讲故事的人。
他声音抑扬顿挫,完全配合故事气氛;节奏掌握极佳,毫不含糊、该快快、该慢慢,在适当位置缓下来让观众思考、感叹或是被吊一下胃口,而且,他会口技,出神入化。
举几个例:
鸟叫:当时李宜和观众都不太肯定是不是说书人发出的声音,因晋仙坊绿化做得不错,中庭种着好些树木,偶会见到枝头有鸟,谁也不知是否牠们在鸣叫。
犬吠:听到犬吠声,观众们就开始猜鸟叫也是说书人的口技,因为谁也没有见到狗只,却见说书人喉头胸腹起伏。这时说书人加插了一段“狗鸟对话”,当然没人听懂内容,但犬吠和鸟叫的起落配合刚好,观众完全感受到说书人用声音描绘了一个狗逗鸟的场景。“对话”结束后爆起了一阵如雷掌声和喝采。传统表演有不成文的观众规矩,在这种情况下高声喊“好”和拍掌是其中之一。
马车:这可真是神,说书人模仿出马车在石板路上行走时的马蹄声,马嘶声和车轮辗过石板时的声音。李宜几乎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先进的播音设备而不是说书人的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