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以理服人(1 / 2)
秦王府以元代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署旧制为基础兴建,规模宏壮,堪与两京宫城媲美。
砖城高二丈九尺五寸,下阔六丈,深三丈。
这比朱元璋给他不肖子孙们规定的王府城墙高度标准,还要高出五尺。
建筑庄严华美,园林景致如画。花草四季轮换,春日万紫千红夏天绿荫覆地,秋日红叶黄菊,东堤红梅傲雪,海棠舒红,梨花吐白,嫩芯芳菲。
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其子朱樉为秦王,驻守西安,并诏令营建秦王府。在修筑王府同时,又命扩建西安城垣,断断续续历时七八年之久,于洪武十二年竣工,工程可谓浩大。
崇巴本想着给子孙们留下一个无忧无虑的安稳窝。
然而事与愿违,有明一代秦藩持续动荡,王位传承非常艰难。大宗屡屡绝嗣,亲王世系发生转移多达六次,可谓命运多舛。
当然,和即将到来的断子绝孙相比,大宗绝嗣换小宗那都不是事。
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二日,考验大明秦王一脉顽强生命力的时刻,终于到了。
七月初二日清晨。
潼关兵备道、京营指挥使、昭武将军、督师孙传庭之子孙世瑞亲率部将高杰、李成栋、周建龙、王振刚、贺勇等,及各营兵马两万(号称,疾行两日后,终于抵达西安长乐门。
长乐门是西安城最坚固的城门之一。
二重门洞,瓮城、箭楼、正楼一应俱全,四角建有角楼,沿城墙外壁还设有大量马面、墩台,城池坚固程度远非潼关可比。
众人深深震撼,高杰目瞪口呆:“奶奶的,上回来还不是这样子。”
李成栋上前问道:“高大哥上次来啥时候?”
“天启五年。”
张二虎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高大的城墙,一面啧啧称奇,一面打起了退堂鼓。
“公子,就咱这三千多人,我看府城都进不去,更别说秦王府····”
唐恩城照例补刀:“府城城墙夯土建筑,选用纯净黄土,筛选后掺入石灰、细沙麦秸,搅拌均匀反复夯打。以“永定柱”“絍木”固定,城顶最后用黄土、石灰和糯米汁拌合·····历任官员修不断葺加固,当真是固若金汤啊。”
“至于高将军说的不一样,乃是崇祯九年孙督师巡抚西安时,在旧城基础扩建了郭城····”
孙世瑞记不甚清六年前的事,还好刚才没说露馅,他挥手打断众人讨论。
“以后都莫说什么三千四千,督师麾下两万大军,还有两万人再路上,西安不比潼关,清屯追缴起来自然要多带些兵马。”
众人纷纷附和。
唐恩城小心道:“孙指挥,这次只找秦王府交涉,府城其他士绅····”
“本官知道,无须唐师爷提醒。”
孙世瑞当然有自知之明,指望他这三两千人,催收秦王都很费力,要是一下子向整个西安府城的土豪劣绅开战四面树敌,那就是纯纯找死。
“催收其他府城乡贤,估摸着至少要上万兵马,还是等到下次来吧。”
孙大帝这样说,也算给本次催收划了条红线,告诉一众小弟们,这次来西安只收秦藩,余皆不论。
唐恩城仰着脖子望向长乐门瓮城上逐渐聚集的守军,不免有些胆怯:
“孙指挥,还是先请张肯仲出城说话吧?”
高杰怒道:“张肯仲?这厮指使孙大地冒充孙指挥在驿站劫掠,不是好货!”
陕西巡抚张尔忠,字移孝,号肯仲,最开始时在临漳做知县,因保全领土,逼退清军,受到崇祯赏识,被提拔为山西道御史。崇祯十四年被调陕西,以重刑治陕,连续撤掉西安、咸阳两县令,多次开仓济民,总之这算是个干臣。
孙世瑞环顾四周,怒斥众人:
“家父与张巡抚在山西时便是至交,几十年的交情,如何会害我?当年我在山西时,还管张巡抚叫伯父。这次督师能在潼关平定苏京、诛杀贺人龙,多亏张伯父上疏,向皇帝奏明实情。人家一个巡抚,去年才到陕西,哪有时间培植悍匪·····孙大地死前几句胡话,你们也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