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掌控内外(三)(1 / 2)
七月二十二
崇祯看着阶下跪着的定国公徐允祯和襄城伯李国桢二人,二人行礼后崇祯并没有叫起,二人都有些惶恐,因此不敢起身,依旧跪着。因为昨晚传旨太监去二人府上传旨撤了二人总督京营戎正和京营总督的差事,实际上这两个官职是一个官,但是当时崇祯任命李国桢时并没有撤去徐允祯的职务,因此这二人其实同时管理京营,只是徐允祯的职务属于世袭。这个总督京营戎正,实际上一直由英国公和定国公轮流坐,没有定数,但是无论谁做,因为历史原因,京营将领大多受过这两家恩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家对京营都有绝对控制权。
昨晚,一道圣旨,明确免了徐允祯和李国桢的这个职务,两人都有点惶恐,所以一早就来觐见。
从能力来看,这两人其实都没有治军的能力,崇祯初年李邦华任协理总督京营,对京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结果就是得罪了这两人,在这两人的合谋下,李邦华众怨所归(这个怨是指的怨气被罢免了职务,此后李邦华前后赋闲在家十多年把个会练兵能带兵的李邦华给耽误了。
原来的崇祯信赖勋贵,所以并没有审慎对待京营糜烂的问题,一直让他俩干到亡国。
如今的崇祯自然不会继续用这两个能言善辩的蠢才了,所以罢免早在计划之中,只是前日时机不成熟,昨晚圣旨才下发而已。
崇祯也不寒暄,直入主题道:“朕登基一十六年了,未看到你二人在这个位置上有任何建树,深负朕望;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朕不敢视国事为儿戏,故此罢你二人职务,你二人自今日起当紧锁家门,自思己过,待国事缓和,朕定会再次启用二位卿家,二位卿家可有意见啊?”
他二人这场合哪敢有意见啊,只是不住叩头。叩谢皇恩,并溜须拍马的逢迎皇帝圣明罢了。
从始至终,崇祯也没让二人起来,最后叫起后直接就让他二人下去了。
崇祯实在没精力和这种人废话,不管二人心中有多怨毒,至少在这以后的半年里,他们还不敢当面违逆崇祯,这就可以了,“等离京时就让你们留守吧!”崇祯看着二人的背影,心中不怀好意的想着!
接下来召见的是新任命的总督京营戎正英国公张世泽,协理京营戎正左都督刘继祖,也就是崇祯的舅舅。
张世泽的岁数与崇祯相仿,也许比崇祯小一点,但是崇祯现在没时间也没心情去了解这些,因为今天他要召见的人太多,时间真的不够用啊,要想从容南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都和皇帝整体南迁绝不是说走就能走的,紫禁城里的嫔妃,数万宫女、太监,包括各部官员,生活在北京已经数代人的大批勋贵集团和他们的家人、奴仆等等,要走的何止数十万。
这么多人迁移,需要携带的家当少不了,沿途需要保护的兵力也少不了。没有劳动力帮助搬家,没有足够的兵力护送,从北京南下到南京,沿途两千多里,不是行军打仗,老弱妇孺一天走4里的话,要将近两个月才能走到南京,这么远的距离根本就没法走,如果是无组织的大迁移那更是一场灾难。
最主要的是行动不会快,很有可能被李自成追上,半年时间李自成能从陕西打到北京,再一鼓作气追到长江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崇祯需要一点一点谋划将南迁路上的一切力量都调动起来,每个细节都想透彻,不然很可能变成狼狈南蹿,就如当年宋高宗,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兴四将节节抵抗,宋高宗根本不可能在南方立稳脚跟。
崇祯开门见山,向坐在下面的两人直接问道:“两位爱卿计划如何整顿京营啊?”
张世泽看了看刘继祖,见刘继祖冲自己点头,意思是你说吧,张世泽不敢怠慢,高声说道:
“臣想效左都御史李孟暗之法重整京营。”(李孟暗就是李邦华,现任左都御史,孟暗是他的字。
“唔,你说说看”崇祯回道。
“清理虚冒,回收占役,淘汰老弱,重新考核选用将吏,改变训练之法,改造战车、精制火药、集中武器、责成防官、节约银饷、酌情兑马、演习大炮等等……”;几乎将李邦华十几年前上给崇祯的改造京营的折子背了一遍,可见昨晚张世泽非常用功啊!
顿了顿,张世泽又说道:“此外,臣还想增加兵源,补充战力……”还待说下去,崇祯已经不耐烦了,眉头紧锁,说道:
“卿言有理,但是现在国家危难,没时间重头再来了,朕教卿如何整顿京营,二位爱卿抓紧执行即可。”
“喏,请陛下训斥”二人赶紧站起躬身答道。
“嗯,二位爱卿,下去后立即赶赴京营集合所有官兵,晓谕朕旨,淘汰老弱,至于在勋贵府邸占役的兵士及虚冒之人一律革除,重新制定花名册无论剩下多少人都可以,朕之意是宁缺毋滥,爱卿懂吗?”
“臣明白”二人异口同声答道。
“朕已经秘令东厂和锦衣卫对京营将领进行了初步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拟定了名单,二位卿回去后按名单考核,突出者重用,能力弱者继续培养使用。”
说着话,旁边的王元已经拿着一个折子,这可不是朝臣上奏的奏折,这是用奏折当本子,上面写的人名。
“这都是圣上令有司初步考察将领名单,两位大人进一步考察后,再上报一份定准的名单即可。”王元一边递过去这个折子,一边尖声细气的嘱咐道。
拿过名单,二人都非常惊愕,愣在那里,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忙谢罪。
崇祯继续道:“将官考察完成后速报进宫来,朕要亲旨任命。”
意思是任命书以圣旨形式下发,这样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崇祯对每一个将领的亲近与关爱,能够用最简单的办法,最短的时间通过施以恩惠笼络住这些中高级军官将领。
两人面面相觑,一般情况下这种任命不需要圣旨,只要兵部文书就可以了,但是皇帝要亲自任命,可见皇帝想实际直接控制京营的心机了。
二人不敢站着了,跪下叩头道:“臣遵旨。”
崇祯不回话,又道:“中高级将领定下来以后,两位爱卿即带这些将领去御马监四位营观摩训练之法,并照此法如法炮制,回去后按作训大纲所云方法抓紧练兵即可。”
“臣明白”两同声回道。
二位卿家筛选完毕后,即率军封闭京师所有城门,非令不得出入,同时协同五城兵马司做好京师城内巡逻以及宵禁等措施的施行。
“喏,下臣遵旨。”两人齐声应答道。
“如有其它问题直接处理便是,不扰民且爱民之军当是我大明之脊梁也。”
崇祯说完,二人急忙送出一顶高帽:“啊,陛下圣明,陛下乃真龙天子,臣等万万不及也。”说罢叩头谢恩,崇祯看着都出神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又道:
“此次调整京营,如有大臣勋贵干预调整,卿等一律报与朕知,朕定严惩之。”
“喏”
……
第三波被召见的正是刘氏三兄弟,这三人也是昨晚接道圣旨,今日便奉旨谢恩来了。
昨夜送达刘府的圣旨任命新乐候刘文炳兼任漕运总督,刘继祖任协理京营戎正,刘文耀任漕运总兵官,刘文照任天津总兵官
这个任命一下来,四人欣喜若狂,知道这既是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也是自己叔侄兄弟四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圣旨要求几人今日一早奉旨见驾,所以起了个大早,来到乾清宫外一直候着,陆陆续续的定国公徐允祯,襄城伯李国桢来了,一会儿又看到英国公张世泽也来了,大家团团见礼后,便各自站立一边等候皇帝召见。
不一会儿,皇帝先见了定国公和襄城伯,出来时两人一脸阴沉,只跟众人略一拱手就惶惶不安的走了。随后张世泽和刘继祖被叫进去,出来时确实春风满面,一脸的英气焕发,也是向外面的三兄弟拱拱手便离去了。
这回轮到三兄弟觐见了,进得殿内,行礼过后,规规矩矩的站立一旁,等着崇祯指示。
崇祯没说话,眼睛看向殿外,似乎还在等人。果然没过多一会儿,高宇顺引着两人来了,刘文炳看了看,都认识,一个是礼部主事南居业,一个是刚刚由光禄寺少卿转任右佥都御史的陆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