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穷途末路,公路入徐州(2 / 2)
这番话虽然有忽悠的嫌疑,但也确实是就事论事,属于大实话。
这就是刘俭厉害的地方,什么样的大实到了他的嘴里,都能被说成高洁之语。
而且这番话将王越的高度一下子就给拔起来了,提升了他对自我的认知定位。
王越活了一大把年纪,现在对于他来说,金银财货,哪怕就是名声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他现在心中缺乏的就是一种被认同感。
毕竟他这个天下第一剑师,他被世人冷落的时间有些太长了。
明明有着偌大的名气,却偏偏不为人所重视。
这种感觉就如有屁放不出来一样,异常的难受。
而现在,刘俭几乎将他拔到了一个圣人的高度上,虽然多少有些故意吹捧之嫌,但人家刘俭说的有道理呀,你让王越如何能不高兴?
自己教的人,一剑就能救万人性命,放眼天下,只怕也没有人能比他王越的教导更有作为了吧?
便是那些自诩为经学圣贤的阀阅之门,又能如何?
他们就是教导出再多的门生故吏又能怎样?
他们能一经救万人吗?
他们坑万人还差不多!
“呵呵呵呵。”
“承蒙大将军这般错爱,王某人又岂能有不为国尽忠,不为天下万民尽力的道理?”
“大将军今后有何吩咐,想让王某人教导哪些人,尽管吩咐。”
“王某人必定用尽心力,纵然是腐朽之木,某也必然要将其雕琢为世之良材也。”
刘俭满意的道:“有王公这一番话,实乃国之大幸,刘某代大汉谢王公了。”
……
……
河北方面,四州平定,并州和幽州繁荣昌盛,异族归汉人所用,劳力激增,一片欣欣向荣。
而关中的天子和董卓正在用兵西凉,力求开创足矣传于后世之功业。
荆州的袁绍正在联合袁遗,积极向蜀中发力,力求将荆州和益州整个连成一片。
而江东的曹操也正在向刘俭学习,大力整顿扬州内务,重用寒门,成立商贸,唯才是举,开垦屯田……同时派人去河北考察,暗中学习河北技术署在黄河沿线所施工的水利技术,积极富民,并准备将矛头对准山越……
可以说,这些人现在都在各自的辖境内努力的治理民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强大民族。
相比于这些人而言,现在唯有一个人正处于迷茫期。
这个人就是袁术。
可怜的袁术,让刘俭、袁绍、曹操轮着番儿的祸害,现在已经成了流浪军,孤家寡人无立锥之地。
他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返回兖州,重振旗鼓。
但是兖州那个地界,对于袁术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去的必要。
那里不但残破,而且久经战乱,还属于各大势力的正中间。
袁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再回兖州,早晚就会被朝廷、刘俭或是袁绍、曹操任何一家所灭。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术得到了一个机会。
那就是徐州之地,又再次涌现出了诸多的黄巾军,开始在各郡暴乱。
其实,由于天补均平之说,大汉朝各州各郡现在都不断的在往出冒黄巾叛贼,哪怕是河北那么强盛的地方,也依旧是有最底层的流民集结起来造反,但是都形成不了大的势态,还没怎么样,就被刘俭麾下的精兵猛将给干灭火了。
但是相比于河北和荆州,徐州这地方的黄巾军最近两年闹的就有点儿过于猖獗了。
当然,这也和陶谦在徐州治政不无关系。
陶谦性格刚烈,但是他年纪越来越大了,无论是精神头还是处事能力,都较年轻的时候越发不如。
河北方面被刘俭治理的如同铁桶一般,中原和青州的黄巾残部不敢过去闹,于是他们就把目标定在了徐州。
陶谦本人在徐州经营多年,虽然他手下有一支厉害的丹阳兵,但是却无法在徐州形成集权,他所依仗的,皆是徐州本地的望族高门。
而这些望族高门帮助陶谦整治徐州,那他们所需要的利益自然也要比原先加倍。
而这些利益又从哪儿来呢?自然是从中小豪强身上的利益刮去,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别人多了几分,旁人就少了几分。
中小豪强的利益被夺取了,那他们的损失又由谁来负责呢?
自然就是最底层的黎庶百姓,就是这么一个人欺负人的道理。
陶谦没有能力整治豪强,于是徐州就处于一种权力在地方四散的局面。
权力在地方四散,那最底层百姓就屡屡反叛,百姓屡屡叛变,陶谦就得不断的派兵镇压,时间一长,徐州就有点儿乱套。
徐州乱的势头过大了,可能就得需要外人过去帮忙镇压叛军。
陶谦昔日就与袁术交厚,如今袁术虽有兵马,但却没有驻扎之地,于是陶谦就有意想让袁术过来帮他平定叛乱。
针对此事,陶谦手下的人却有不同见解。
他们有的人支持陶谦让袁术过来徐州,但有的人却希望陶谦能够找袁绍来。
而且还有人希望陶谦能够找刘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