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浪迹天涯(2 / 2)
罔极前程马上捞。
此去常怜民疾苦,
他年龙兴在陈桥。
赵匡胤不解问道:“道长,赵某才识浅拙不解其中深奥,可否示之一二。”老道士呵呵笑道:“天机不可泄露,公子日后自会明白。”闻听此言赵匡胤拱手抱拳深施一礼:“那好,道长你我就此别过,他日若有机缘,你我再当聚首。”说毕转身大踏步下得山去。
赵匡胤跑了一段路程,只觉得又饥又渴,肚里咕咕直叫。想弄点什么吃的,又偏偏前不邻村,后不靠店。没办法,只好拖着青龙宝棍,无精打采地往前走。他走啊,走啊,走了好远,仍不见一个人影儿。赵匡胤心想:好家伙,难道今天要饿死不成?就在他眼睛发花、恍恍惚惚将要栽倒,突然前面出现一个黑点,定睛一看,像是一个棚子。于是他打起精神,赶上前去。
黑点越来越近,果然不错,是一个看瓜的棚子,棚子前边是一片青绿青绿的西瓜地。满地的大西瓜,使他顿时流出了口水。他拖着那条青龙宝棍,来到瓜棚旁边,正要开口买瓜时,一摸口袋,竟连一文钱也没有了。怎么办呢?继续赶路吧,怕是再也支持不住了;说明没钱吧,又觉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在瓜地边转过来,走过去,也没有想出啥好办法来。停了一会儿,他想了一个混账的办法:到瓜棚只管让称瓜吃。吃罢,如果卖瓜人要的价钱贵,就吓唬一顿,马上便走。主意拿定,他就三步并作两步进了瓜棚。只见瓜棚下坐着一位胡须雪白、面容慈祥的看瓜老人。
赵匡胤粗声粗气地说:“老头子,拿瓜来吃!”看瓜老人急忙站起来笑着说:“壮士请坐,我去给您挑瓜。”老人说着进地挑了一个大西瓜,抱到赵匡胤面前,说:“壮士,请吃吧!”
赵匡胤虽说饥渴得很,恨不能一口把西瓜吃掉,但又怕卖瓜的人瞧不起自己,就强鼓起肚皮子说:“我又不白吃你的,怎么不称一称?”老人听他这样说,就过了秤。称罢用刀切开,拱手递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老人坐在旁边也不答话,一边叭嗒叭嗒地抽着旱烟,一边瞧着赵匡胤吃瓜。
不一会儿,赵匡胤把一个十斤重的大西瓜吃了个净光,他用手抹了抹嘴,对着老人瓮声瓮气地说:“这瓜多少钱一斤?”边说边在心里合算:他就是说个公道价钱,也要说他瓜贵,有意诈人,吓唬吓唬,然后扬长而去。
卖瓜的老人看出了他的用心,笑着说:“自己的瓜,过路人口渴了吃个瓜,从来是不要钱的。”
“胡说!你是有意小看人,难道说我给不起你的瓜钱吗?”赵匡胤说着还故意拍了拍自己的口袋。“如果壮士真的过意不去,那就一文钱十斤吧。”老人慢慢地说了一句。
这一下可把赵匡胤给难住了。人家不要钱,自己硬要给;价钱又极便宜,可该怎么办呢?他不自觉地又摸了摸口袋,依然是没有分文。此时,赵匡胤脸红了,汗珠也从鬓角上渗了出来。卖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在等着接钱。赵匡胤服软了,走上前去哀求道:“老伯伯,我忘了带钱,你有什么活让我干干,顶瓜钱好吗?”
卖瓜老人轻蔑地瞟他一眼,说:“年轻人,你一来我就看出你饥渴难忍而又空无一文。可你又装腔作势,出言不逊。如果你真有悔改之意,就请你在地下打个滚儿顶瓜钱吧。”
赵匡胤无奈,只好在地下打了个滚儿,满脸通红地上了路,他不住地长叹:“哎,真是一文钱逼倒英雄汉哪!”
一日傍晚,赵匡胤又行至一个山区小镇,见边上有一个卖莜面的摊点。早已饥肠辘辘的他顾不得问价就大吃起来。薄薄的莜面窝窝,加上羊肉蘑菇卤子,闻起来香,吃起来更美,他左三碗,右五碗,不一会儿就吃了十八大碗莜面,外加三大碗金针菜、木耳、蘑菇做的三仙汤,顿感精神倍增,不由得脱口道:“活了二十多岁,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啊!”转脸问卖莜面的多少钱。
“莜面加卤子一大碗三文钱,十八大碗是五十四文;三仙汤每大碗一文钱,总共为五十七文钱。”卖莜面的回答。
当赵匡胤的手伸进口袋时,才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钱。卖莜面的见吃饭人的窘态,已猜到几分,便豁达地说:“就给一文钱吧。”
赵匡胤羞愧难当,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唉,这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他拿不出钱,卖莜面的也没办法,只好说:“一顿饱饭就算我送你啦。”
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每日山珍海味吃腻了,便想起当年的莜面窝窝、蘑菇卤及三仙汤。他派了两位心腹大臣去找那个卖莜面窝窝的,说找到后定要把他请进京来,他要面谢一顿饱饭之恩。
二位大臣脱掉官袍,扮成商人模样,出了京城。
二人找了整整一个月,卖莜面的摊子找到过无数,都与赵匡胤当年吃莜面的情节相去甚远。一天,二人来到一个山区小镇,见到一个卖莜面的摊点。他们循例问摊主:“你这莜面,食客一顿能吃几碗?”“普通人吃两碗,饭量大的能吃三至五碗。”
二人又问:“自卖莜面窝窝以来,有没有遇见一顿吃过十几碗的?”卖莜面的哈哈大笑起来,道:“你们不问我倒真忘记了,几年前,确有一位壮士一顿饭吃了我十八大碗莜面窝窝,还喝了三大碗三仙汤呢!”
“那位壮士付了多少钱?”二位大臣急切地问。“唉,别提啦,吃饱喝足,连一文钱也掏不出来,还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呢,真是……”卖莜面的摇着头说。
二位大臣一听,心中喜道:“这下可总算找到了。”他们又问卖莜面的,一年能赚多少钱。“每年除了全家四口人的生活费,也能盈余五六两银子。这样就算不错了。”卖莜面的说。
二位大臣每人掏出三两碎银子,递给卖莜面的,对他说:“京城有位大财东,最爱吃你制作的莜面窝窝、羊肉蘑菇卤,请你拾掇了这个摊子,跟随我们进京去,在那里一定比你在这儿卖得好。”
卖莜面的推辞不过,收了家什回家,次日早饭后,告别妻子儿女,跟随着他俩向京城进发。
到了京城,二位大臣将做莜面的领进金銮殿。做莜面的一见那场面,顿时吓得六神无主,急忙跪在金阶前,哆哆嗦嗦地说:“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皇上开言道:“赦你无罪,抬起头来。”
做莜面的战战兢兢地抬头。皇上一见,龙颜大悦,道:“是恩人到了,快快请起。”说着走下金阶,要搀扶做莜面的起身。边上的大臣急忙将他搀起。
此时,皇上离做莜面的不过尺余,见他满脸惊恐,双腿打战,忙安慰说:“恩人真的认不出我了?”“我只知道您是当今皇上。小人有何能耐,敢当皇上的恩人呀。”说着,做莜面的又要下跪。
皇上急忙扶住他右肘,拉住他的左手笑盈盈地说:“我就是几年前吃了你十八大碗莜面窝窝,还喝了三大碗三仙汤的那个赵匡胤啊!”做莜面的揉揉双眼仔细一瞧,确认是几年前的那位大肚食客时,才慢慢定下神来。
之后,赵匡胤为报答那一顿饱饭之恩,将做莜面的委以工部侍郎之职。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