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狼狈为奸(1 / 1)
先皇?康熙愣了一下。 康熙少年继位,就是因为顺治皇帝死了,他才能继位。 如今陈玄这个鳌拜却来哭顺治皇帝,这又是打的什么算盘? 陈玄倒也没有卖关子,故意抹了一把老泪,说道。 皇上有所不知,先皇其实并没有死。 什么?! 康熙脸色大变,身形一晃,险些瘫坐在地上。 他虽是心性早成,但毕竟只是个少年皇帝,心中对父亲顺治帝其实抱有极深的感情。 如今陈玄突然抖出这么个消息,饶是康熙心性再如何沉稳也稳不住心性。 先皇既然没死,那现在在何处? 回禀皇上,此事当年我与先皇,以及太后娘娘有约在先 母后?康熙疑惑的看向苏荃这个假太后。 苏荃也没想到陈玄这么能瞎扯,突然还把这话扯到了她的身上。索性她的反应也不慢,故作轻咳一声,点了点头道。 不错,当年的事,我与鳌中堂都顺了你父皇的意,的确对你有所隐瞒。 康熙见二人一直打哑谜,不免有些急了,那我父皇如今究竟在何处? 陈玄假装叹了一口气道,唉皇上与先皇父子情深,老臣苦劝太后多日,太后您如今难道还不明白皇上的心意吗? 苏荃暗暗瞥了陈玄一眼,她连什么状况都搞不明白,偏偏陈玄还非要拉着她演戏。 一时间,她也只能含糊道,罢了罢了,玄烨有如此孝义之心,也是我大清的福气。鳌中堂,我就做主让你把这事说开了吧。 康熙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虽然也不太明白状况,但隐隐也看出陈玄这个鳌拜夜宿慈宁宫,应该是和太后彻夜商议此事去了。 他心中暗暗一定,其实也觉得鳌拜和太后搅在一起过于离谱,毕竟鳌拜也算是对大清忠心耿耿,怎么也不至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只不过康熙想不到的是,如今这此鳌拜并非彼鳌拜,以陈玄这个外来人的心性,没把假太后收拾个够本,那岂不是白瞎了他来这鹿鼎记世界一趟。 陈玄暗暗将康熙的反应看在眼里,知道自己应该是敷衍过去一关,随即也没心思再啰嗦,径直说道。 皇上,先皇并没有死,而是在五台山出家为僧了。 他在五台山出家为僧?! 康熙闻言说是惊愕非常,但转念一想又不免叹了一口气道。 父皇早年痴迷禅宗佛理,我早该想到的,他向来无病无灾,怎么会人在壮年就不过他如今隐居五台山,只怕也不愿我打扰他清修。 皇上,老臣斗胆,愿为陛下献策。 献策?康熙略一迟疑,他虽然话语之间说是不愿打扰顺治清修,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再见父亲一面。
陈玄这个鳌拜虽然平日里专横跋扈,一贯以老一辈自居,对他多有轻慢之意,但是康熙也知道他的功绩。 如果这是什么江山社稷的事,康熙或许会略有迟疑,但陈玄这个鳌拜作为顺治留下的四个顾命大臣之一,无疑和顺治帝的关系走得很近。 他现在突然提出要帮忙,康熙稍加犹豫之后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见康熙点头,陈玄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就怕康熙现在是杀意已决,还好这件事还有转机。 在原剧情中,鳌拜是第一个反派,韦小宝这个小桂子就是帮助康熙擒拿了鳌拜才名声大振,引来了天地会的关注。 康熙原本也是在鳌拜被关押之后,由韦小宝无意之间打听到假太后的真实身份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其实在五台山出家。 为了见自己的父亲顺治一面,韦小宝奉旨出家,被康熙派去五台山出家为僧,韦小宝便是在五台山邂逅了自己七个老婆之一的阿珂。 如今陈玄抢先一步自爆,直接将老皇帝顺治搬了出来,虽然是有意引导剧情走向,但也极其考验技巧。 他一边老泪纵横的感慨顺治帝当年为了康熙受苦受累,让康熙只叹父子情深,暗暗又飞快的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剧情位面的老手,陈玄很清楚引导剧情走向的重要前提就是不能改变剧情。 有道是天命难违,越是符合剧情推演,那就越容易引导剧情的走向。 陈玄心下思绪飞转,这老泪纵横间突然瞥了一旁的韦小宝一眼,沉声道。 皇上,依老臣之见,先皇既已离开了凡尘俗世就不宜再以君臣之礼相邀,此事最好还是派遣一个亲信,让他秘密前往五台山代为转述皇上的思念之情。 派遣亲信? 不错,此人最好是心思机敏活泛,能够随机应变,办事灵通之人。 一听到机敏活泛这四个字,康熙下意识的也瞄了韦小宝一眼。 康熙和韦小宝这两个剧情主角,本身就有先天的羁绊,饶是相处未久却也早就看对了眼。 只不过按照剧情的推演,陈玄这个鳌拜必须被韦小宝先拿下,韦小宝这才能够百分之百的获得康熙的信任。 如今陈玄想要跳过自己这一命数,康熙看了韦小宝一眼,明显还是有些迟疑。 陈玄将康熙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下暗道一句不妙,这要是让康熙再看两眼,说不定回过神来又要来对付他了。 情急之下,陈玄眼角余光一瞥,正好看见身旁的假太后苏荃。 他心思急转,急忙转头拜倒在苏荃面前,老泪纵横道。 太后,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啊。先帝千叮咛万嘱咐让老臣不能泄露他的行踪,如今老臣却犯了糊涂。 苏荃本来还在一旁看戏,没想到陈玄突然跪倒在她面前,一时间当真是愁得她暗暗掐着陈玄的手背,恨不得按着他打一顿。 偏偏她说是心慌不已,但这电光火石之间却也只得配合陈玄快速入戏,故作愁苦的摸了摸眼泪。 那长长的珠玉指套正好挡住了她的双眸,饶是没有泪花却也好像正在哭诉一般。 康熙见她这个假太后如此伤感,一时也不由得悲从中来,感念道。 母后,你放心,既然父皇无恙,我又怎会让他在五台山受苦受累。儿臣一定会劝说父皇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