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不再孤独的老人》(1 / 2)
(一
这些年以来,随着国内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六十岁以上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各个地区出现数不胜数的退休老人需要被年轻一代赡养。
当然近些年国内养老社保体系及时建立并逐步完善,许多一二三线城市的退休老人得到老有所依的保障,每月准时发放的高额退休金足以维持老夫妻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开支。
小镇本就是一个正宗的农村地方,这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候还没有迎来工业大革命的浪潮,人民群众仅靠发展农牧业为生,因此他们都属于农民世家出身,由青少年成长为中年人再变成老年人的岁月里,年复一日地守着家里的几亩田地,一辈子都在与黄土地为伴。
艰难的生活中,再加上儿子常年在外工作,而女儿则是外嫁他方,孤独一下子成为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生活的常态,一种有家在却只能在家的感觉喷涌而出。
种下水稻及花生,栽点瓜果蔬菜,虽然不再像年轻力壮时干得那么多,但是想着能种多少是多少,也基本上够老父妻俩吃的了,而且起码不用额外再花钱去市场里购买。
“既可以摆脱孤独在家的生活,有事情干就不会胡思乱想,本来脑子也不灵活了,另外也当是一种适当的运动吧,活跃一下这年迈的身体嘛,当然也能吃上自家种的放心无公害食品,有益于身心呢,我认为这是一举三得,多好呀。”二叔婆说道。
遇到农闲不需要去农田干活的日子里,他们大多数人会选择坐在电视机面前欣赏多姿多彩的电视剧,又或是打开广州日报报纸慢慢品读,钟声响起就去做饭,然后早早入睡跟月亮说晚安。
这种乏味的生活在循环的岁月中慢慢打磨,对于老人来说,总觉得差些什么。
(二
如今的老人不再那么孤独了,真是皆大欢喜。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县政府的利好政策,立足让所有老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为目标,突出居家要素,以老人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养老事业的体系架构及管理制度及服务标准及运营模式,推动形成多层次及覆盖广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
镇政府紧接就重磅推出一个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的专项行动,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加码,托起幸福的夕阳红。首先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各条村子为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他们排忧解难。
其次是近两年拔巨资打造一个高大上的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多个以村委会为单位的养老服务中心,自此老人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小镇公园的旁边,占地面积五百多平方,除了会提供定点的老人全方位咨询服务外,还拥有阅读课室及麻将房间及娱乐活动场所及就诊科室等一系列应有尽有的设施。
从那以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几乎每天都热闹了起来,总能聚集一群来自不同村子的孤寡老人,仿佛重现小镇街道当年的非凡风采。
在这里老人们都能轻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还能随时随地切换模式,他们在挥毫泼墨,或在棋牌室切磋技艺,或在文体活动室强身健体,或在跳舞唱歌,好不惬意。
“居家养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事业。这里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地点,环境非常好,通过举办书画、书法和唱歌,让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爱,让我们非常幸福快乐。”一位老叔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笑称。
看到有伴相随的老人露出久违的笑容,中心管理员也笑逐颜开,心里想着这个服务中心的到来真是一场及时雨。
老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得到了满足,这里真正为广大老年群众筑起一个新家,充满人人称赞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