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贞观犁见效(2 / 2)
其实水车的作用,更多的是集中在干旱之年,有了水车,干旱之年不至于让粮食绝产。”
小麦丰收,这是好事。即便需要拿出一部分来交税,但是有了这一季小麦的丰收,最起码能保证一家人几年之内不会忍饥受饿了。
贞观年间,还没有土地兼并的事情,大唐百姓手里都有永业田,因此,才造就了贞观盛世。
除了没有土地兼并之外,大唐的农税低,熬过了贞观四年以前那几场天灾之后,后来这几年,大唐也就不再缺粮食了,这也是为何贞观年间粮价低廉的原因。
粮食丰收,李世民喊他来,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与他献的贞观犁和水车有关,这里面有他的一份功劳。另一方面,李世民是想显摆,在他石天的面前显摆一下他的贞观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大唐的计量单位有些杂乱,就如魏征口中的,小麦亩产近三石。一石粮食差不多在一百五十斤左右,一亩地产量近三石,也就是四百多斤,连五百斤都不到。
这个产量,在石天看来,没有化肥的加持,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帮助,六七个人管理一百亩的小麦,能有这个产量已经是很不错了。
想要提高粮食的产量,除了耕作管理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优化粮食的种子了。
“陛下,想要提高粮食的产量,除了贞观犁深耕和水车灌溉之外,还可以从种子上下一些功夫。
找一片远离百姓田地的土地,耕种上小麦,待到收获之时,选取其中生长周期短,抗病抗虫且籽粒饱满,产量颇高的麦粒为种。几代筛选下来,就可以选取出产量更高的优质种子了。”
太空育种,辐射育种,这种让种子变异的方法在大唐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是层层筛选,获取优质的小麦良种,效果可能没有太空育种好,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育种办法。
小麦的原产地并不在大唐,而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大唐可没有野小麦。杂交育种这种方法,在大唐暂时还不合适。
而且杂交育种,种子使用两三代之后就会参差不齐,在没有出现完善的育种科学和种子公司之前,这种方法也不适合在大唐推广。
“粮食安全关乎大唐百姓的生活,是重中之重。陛下,既然石县伯有育种的法子,不妨为石县伯划上一片土地,让其潜心为大唐再育优质良种。”
石天刚一说完,房玄龄就站了出来向李世民进言道。
听到这话,石天有点想把房玄龄的祖宗八辈给问候一遍。
为大唐培育优质良种?听起来是大公无私,可是这话在石天耳中,那就是赤果果的报复了。
刚才他也说了,想要培育良种,那就得找一片远离农田的土地。长安周边,人口聚集,想要育种,少说也得跑出去百八十里才行。
让他去育种,那是育种吗?那是发配啊!
房玄龄这不是向李世民建言让他育种啊,这是对他把房遗爱弄进吐谷浑的报复,也有可能是他把房遗爱卷进黄成事件的报复。
房玄龄说完,石天还没有开口反驳,魏征就冒出来了。
“陛下,房相之言大善,若是石县伯真能为我大唐培育出产量更高的粮种,再有贞观犁和水车,我大唐就再无粮食之忧了。”
在魏征看来,只要百姓能吃饱了,这大唐也就国泰民安了。魏征是守成之臣,他可没有李世民对美洲大陆的野心,而且他也不知道美洲大陆。
不用说美洲大陆了,就算是吐谷浑,高句丽,在他的眼里,只要不来进犯大唐,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他可没兴趣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