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别人当然是做不到的,但诸葛兄弟就能既要又要还要(2 / 2)
主公得子瑜、孔明辅佐,可兼得五帝之道、文王之道、桓文之道。必能讨逆平乱,且使天下长久治平。”
鲁肃几句话,就把诸葛瑾的话,架在了长治久安之道上,又把诸葛亮的微调意见,说成是乱世的临时权宜之计,远近兼得。
话说到这份上,也算是皆大欢喜,大家都把问题说开了。
诸葛瑾心中,也是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真实实力。
果然不能小看天下英才,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作为穿越者可以直接抄答案的远见卓识贡献,肯定会越来越少。
但多亏了自己这十几年来,有好好培养二弟,所以以后自己哪怕只拿出一些高屋建瓴、如羚羊挂角般的远景展望方向、思路,二弟也能帮着自己完善落实。
刘备见话已彻底说开,也就顺势把话题继续往下推:“既如此,未来几年,官制、选才方面的革新举措,都可以从长计议。等将来讨逆形势明朗了,再细细规制不迟。
眼下,我等还是先议议,刚才提及的其他诸项革新之举,是否有迫切之处。孔明,刚才你对子瑜提到的‘革新吏治税赋’,并无异议,如此说来,你也觉得,未来一两年内,便该在这方面有所举动?
这样会不会触及太多人的利益,导致人心不稳呢?子敬、士元,你们也畅所欲言,不要有顾虑。”
自古以来,战时状态稍稍松懈,一方想要搞改革,肯定是无非从改官或者改钱两个角度切入。
改官改选才,已经被暂时摁住了,没有迫切性。那么剩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钱和税的法度,有没有改的紧迫性。
先解决要不要做、要不要立刻做的问题,将来才能慢慢细化讨论怎么做。
刘备在定方向的时候,就如此谨慎,点名问到了鲁肃和庞统,两人自然也不能不回应。
于是庞统率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属下以奇谋为长,不擅内政长远之计。愚以为,若是司徒与令君胸有良法,倒也不妨试试。但若是会先破后立、伤筋动骨,则需慎重。”
鲁肃也中肯地说:“我军起兵多年,眼下获取军需钱粮的途径,除了我大汉税赋旧法之外,无非靠官商、商税、屯田。前些年,官商昌盛,尤其是造船、海贸、盐场获利颇丰,能维持军需,倒是掩盖了我军改革税赋之法的迫切性。
属下以为,将来改革财税的必要性,还是有所迫切的,但眼下却有待商榷。因为天下还有四大诸侯,除了我军和曹贼之外,荆州刘景升、益州刘季玉,毕竟尚未彻底归顺我军。
如果我军大刀阔斧,导致治下世家、豪强、富户所需缴纳钱粮变得更多,生出怨言,我担心会导致益州、荆北的士民产生怨望观望之心,不利于主公笼络此二州。”
鲁肃说的这番道理,也是非常务实的。他没说将来不该想办法另外筹划钱粮,只说眼下要更好地拉拢更多人支持。
乱世之中,很多诸侯对于自己治下已经跑不了的百姓、甚至是豪强,还是颇有魄力去强化调度力度的。但是对于需要和平争取的摇摆势力,就是另外一副做派了。
虽然说起来有点道义上不正确,但对于那些能够用脚润走的人,还是要以“宽仁善政”吸引为主。
刘备听了,也是微微点头。道德层面上来说,他不是很赞同这种事情,但鲁肃所言很现实,也是权宜之计。
不过,这个议题,刚才诸葛兄弟都赞同了,正方的意见空前强大,所以刘备倒也不至于因为鲁肃的务实,就直接动摇。
他只是和蔼地转向诸葛兄弟,尤其是问擅长分析细节的诸葛亮:“子敬可是给你们兄弟出了难题了,孔明,你作何解?”
诸葛亮摇着羽扇,不疾不徐说道:“子敬所言,也是金玉之论,颇得轻重缓急之道,也看到了人心向背之力。
不过,我所设想的税赋革新之道,或许恰恰是有利于益州人心所向的。或许主公按照此法施为之后,百姓负担未必会加重,只是会变得更为高效。到时候益州之民看了,说不定会更加想成为主公治下的百姓。”
“哦?竟有这样的效果?天下还有税赋改制之法,既能敛财更多、又不会与民争利、反而能赢得人心的?”刘备闻言颇感惊喜,一时又觉得难以想象。
按鲁肃的思路,他能设想的一切税赋改革,都是有取舍的。
诸葛亮想的,居然是一条“既要又要还要”的路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