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封赏,天子仪仗(2 / 2)
“这算是第一件事,还有两件呢”
“第二件就是东宫六卫了,皇爷爷东宫六卫还真得您来拿主意”
“你个小滑头,又有什么点子了”朱元璋振奋了一下精神,咱这个大孙可不简单,有许多奇思妙想。
而且之前那三项政策,在京畿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经准备在今年推广全国了。
“东宫六卫,孙儿准备招募十五六岁的少年,教授他们知识技能,作为军队改革的种子”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不算个事,东宫六卫本来就是大孙自己的,随便他搞。
朱允熥见老朱没有反对,趁热打铁说出第三件事。
“最后一件就是官员的监察制度了”
朱允熥当然知道,老朱对于官员的监察,可谓是历朝历代之最。
不仅明面上有着都察院,监管十三省政务,暗处还有锦衣卫监察百官。
但是,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措施。
意思就是老朱只让他们干活,干的好是应该的,干不好那就是找死。
所以在洪武年当官,可谓是胆颤心惊,生怕什么时候,老朱的屠刀就落在了他们头上。
这样做当然能极大限度的压制官员,但是该贪腐还是贪腐。
杀是杀不绝的。
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制度,来规范他们。
让文官痛苦的难道是全家抄斩么?
不,让他们痛苦的是罢官,并削掉一切功名,让他们跟普通百姓那样生活。
这才是让他们更加痛苦的方式。
毕竟尝过权利的滋味,只要是正常人就不会舍得放弃。
朱允熥也就是根据此,才想重新向老朱提出来。
上次跟老朱提了一嘴,结果老朱根本没有重视。
“皇爷爷,这是孙儿写的奏折,上述了新的官员监察制度,请皇爷爷过目”
朱允熥从袖子中,掏出来一封奏折,递给了朱元璋。
“咱看看大孙写了什么”朱元璋接了过来。
认真的看起来。
许久之后,朱元璋看过之后,内心沉吟了一会。
“好,大孙写的好”
朱元璋龙颜大悦。
奏折里面清楚的写着,一项项官员需要做的本职工作。
除了本职工作,还有所谓的绩效奖励。
比如每年御史台下去考核,知县所管理的地方,人口,赋税,水利,农民收入,都算是知县的考核标准,有一项不合格今天考评就跟优无缘了。
更高级的官员也是如此。
至于京官,考核更加严苛,所有的政务必须限期完成,错漏不能有。
要是出现地方上来报税收账目,发现错了一个数字。
地方返回核对,等再来就是第二年了。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必然会有相应的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