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调查(2 / 2)
那个人是你吗?
徐学海。
弘修文放下报告:“找两名模拟画像师,再去王家和小区找目击证人,我需要背影的面相图,不管画出什么来,至少要有个画像。”
井宏达犹豫了一下,应道:“是。”
弘修文说道:“你是不是想说没什么用?确实没什么用,我就是想看看,另外这两起案子……归在一起暂时束之高阁吧,我这边不作定案,当作疑案,这段时间不接案子了,我要休息一段时间。”
井宏达愣了愣离开,不结案而当疑案,说明老师首次没能破案,但同时仍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判断:王天韵是被人精心策划谋杀的。
……
……
徐学海下班没有回家,在街边商店买了套防寒衣服穿上直接去了咖啡店,充当咖啡店服务员,帮着洗餐具。
老黄在旁边看着徐学海劳动,懒洋洋地说道:“我们应该减少接触。”
“没事,刻意躲避反而令人生疑。”
“哟,怎么感觉记忆恢复了。”
“怎么,以前我很聪明?”徐学海开了句玩笑。
老黄顿了顿说道:“以前的你就是靠脑子吃饭的。”
徐学海心想也许靠的不是脑子而是笔,他看了眼老黄头上还是那个8%的死亡率问道:“这两天还好?”
老黄翻白眼:“咋滴,你就那么想我出事。”
奇了怪了,这个死亡率的时效性是多长呢?
穿越后的这段时间,徐学海一直在思考死亡率的事。
每个人头上的死亡率不是固定不变的,百分比的变化意味着在某段时间内会发生一些特定的事,这些事主导了死亡概率,百分比越高越容易死亡,而与百分百之间的差值反向说明逃脱死亡的概率,这个逃脱生天的概率徐学海有直观判断,那就是能看到死亡率的自己能够影响着这个数值,也就是说一个头上顶着高死亡率的人能不能活要看自己是不是会插手干预。
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个举动,但是要精准干预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对方会因什么事导致死亡,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只能去试。
这些分析是基于死亡率提高的基础上,并不适合整体情况,比如病理方面的绝症。
而低死亡率的百分比,以徐学海目前的观察和分析,正常健康的年轻人死亡率普遍很低,大部分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而且相对稳定,长时间不会有变化,表明这类死亡机率多半基于生活习性上,从而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会因此得无法求治的疾病,它的变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可能是这样。
如果猜测没错的话,低死亡率的时效性很长,伴随着人的一生,进行着缓慢的变化,也许从中还夹杂有不可测的偶然性机率在里面,因此每个人的基础死亡率不尽相同。
徐学海无意研究低死亡率,那个没意义,他需要了解的是死亡率的突然变化,这种情况基本能断定是有特定的事将要发生,既然是有特定的事要发生必然存在于某个时间段内。
徐学海要改变老黄的死亡率,必须要针对特定事件进行干预。
那么问题又来了,会发生什么特定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