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鼓鼙声歇济沧海(1)(2 / 2)
张逸是北海人,郑玄的学生,十三岁就做过高密县的小吏,也算是起点比较早的人,闻言说道:“奉孝不必激我,为一郡守有何难哉?”
郭嘉大喜,拿过郡守印信放在张逸的手中,“我令徐锐率三千兵助你,望你早日安定地方,收取民心。”
张逸接了印信,郭嘉领兵直赴都昌。
“报,太史慈将军派人来,说黄巾余孽已降,请国相与国主回剧县主持大局。”
孔融瞪大了眼,“你说的可有凭据?”
门子回道:“太史将军的人尚在门口,国相一问便知。”
“还有那个必要吗?”孔融挥挥手,“好生款待来人。”接着转头问王修,“叔治,你怎么看?”
“事已至此,夫复何言?”王修叹了口气,“青州必归刘驹手中,以明公声望,国相一职当可保全。”
在谁的手下不也是干活,孔融想开了,“那我这就与北海王相商,不日返回剧县。”
孔融走到半路,正遇到关羽。
关羽身高九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看到孔融后下了战马,躬身施礼,“羽见过孔相。”
“真壮士也,”孔融赞了一句,指着北海王刘某说道:“云长,北海王当前,还不快来参见。”
关羽只好又行了一个礼,“末将见过王爷。”
刘某此时已有四十多岁,多年的养尊处优,让他的性子极为孤傲,看到关羽施礼,勉强说道:“起来吧。”
关羽的性格就傲得没边,又碰上一个更傲的,心中不喜,转身对孔融说道:“北海黄巾已平,羽这就转回平原复命。”
孔融本想留住关羽为自己壮壮声威,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看到关羽就要告辞,急忙说道:“云长且慢,千里奔波不易,且到剧县修整几日不迟。”
孔融出言留客,要是张飞早就忙不迭的答应了。关羽斜眼瞅了一下刘某,微微冷哼,朝着孔融一抱拳,“多谢孔北海好意。军务在身,不敢懈怠,某,告辞了!”
刘某当前,关羽还自称某,这在礼法严峻的大汉,已经是极大地冒犯了。刘某看着关羽远去的背影,不高兴的说道:“一介莽夫。我当上疏朝堂,割去刘玄德的功名。”
王爷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孔融只好打着哈哈,说些别的话题,转移刘某的注意力。
太史慈听到孔融与刘某驾临,出城十里迎接,做足了姿态,让孔、刘二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闹腾了几天,太史慈留下五千步卒驻守剧县,准备带着人马朝乐安国进发。
孔融不高兴了,直接找上门来,“敢问子义将军何意?北海虽然势穷,尚有一万五千兵马。”
太史慈笑了笑,躬身说道:“国相暂且息怒。北海万余兵卒尚守不得剧县城,战力堪忧。我奉左将军号令,留下五千人马,只为帮北海步卒提高战力也,非为其他。”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太史慈这话就像一记耳光,孔融的老脸‘唰’的就红了,不由得恼羞成怒,“我麾下大将武安国,有万夫不当之勇,自由他整训兵卒,不劳左将军费心。”
“既然如此,”太史慈身后走出一人,看着孔融笑嘻嘻说道:“孔北海名门之后,忠义传家,那就礼送出境,到天子足下去吧。”
孔融见来人说得更不中听,怒气勃发,指着他问道:“何方狂徒?竟敢狺狺狂吠?”
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太史慈看到孔融狂的没边,冷声说道:“这位乃是郭嘉郭奉孝,奉左将军令,经略青州。”
“反了!反了!”孔融这次是真的怒了,眉毛剔起,怒发冲冠,“狂悖无知之徒,眼里可还有法纪纲常?”
“董贼倒行逆施,上凌天子,下虐百官之时,为何孔北海不发一言?”郭嘉才不惯着孔融,“董贼仓皇西奔,我主与曹孟德帅军追击之时,孔北海又在何处?我主经略青州,正是为天子扫荡群顽,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品评人物,指点江山,自以为乃天下英雄,区区二十万黄巾,便狼奔豸突,舍了根本,敢问孔北海,你有何面目在我等面前大言?”
这几个耳光可比太史慈打的响亮,孔融恨不得生吞了郭嘉,指着郭嘉的鼻子只能说出一个字,“你你你”
武安国陪着孔融来的,见状急忙拉着孔融离了军寨。
“安国,”孔融狂躁的说道:“你拉我作甚?本相今日就是舍了这条老命,也要与那贼子分个高下。”
武安国心说,你还舍了老命?这就是七岁让梨、名闻天下的明公?安安稳稳的做你的国相有什么不好?带兵打仗,老子也比你强百倍。
“你怎么不说话?”孔融看到武安国沉默,声音更冷了。
“明公,形势不如人,你让我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