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宁为玉碎莫为瓦全(1 / 2)
“侯爷……”
戚元弼在看到刘明遇的时候,心中非常着急。虽然说刘家军在这几天的陆战中,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可问题是,刘家军并没有制海权,以刘家军海军那充其量十几艘主力战舰的战斗力,摆开阵势还真不是荷兰舰队的对手。
海战不像陆战,戚元弼非常清楚,刘家军十几万将士,任何人都愿意为冠军侯赴汤蹈火,不惜一身作为肉盾。
然而,在海战中,刘家军将士的血肉之躯作用不大,万一刘明遇的旗舰中炮,那么后果将会相当致命,以刘家军海军原本微不足道的战斗力,还要分出至少三分之一全程保护刘明遇。
刘明遇前来台南,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让刘家军海军分心。
刘明遇也看出戚元弼的不爽,他淡淡的笑道:“本侯前来台南的用意,相必你们也清楚,本侯就站在这里,一步都不会后退!”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精神。也是儒家非常可贵的精神,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这种精神往往很难获得大众的共鸣,有时甚至被人认为是迂腐。
但真正的儒者都知道,这种精神正是儒家的不同之处,儒者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等于失去了儒者的灵魂。而同样,我国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也没有了五千年的文明与传承。
从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他们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闻鸡起舞的祖逖与刘琨,他们明明知道中原沦陷,胡虏遍地,十室九空,朝廷既没有钱,也没有粮食,更没有兵。
北伐中原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晋元帝命祖逖北伐,既不给人,也不给粮,更没有兵刃或铠甲之类的支持,只能了祖逖三千匹布,刘琨和祖逖也知道北伐不可为,他们偏偏带着家仆和追随者,高举北伐的大旗,浴血奋战,扶大厦之将倾,挽社稷之危亡。
当然,还有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秋瑾等等。
但是,他们没有退缩。
迎着炮火,明知必死却依然含笑冲向敌阵的士兵,胜利与否与他们已经无缘,他们只是知道,这个国,必须有人去慷慨赴死。
刘明遇在后世看过非常多“理智”的文章,文章里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你为什么要爱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爱国。比如说“你爱国,国爱你吗”,或者说“这样的国家如何让人去爱”。
事实上,我国之所以成为四大古国唯一一个可以延续下来的国度,唯一一个主体民族,依靠的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理智的聪明人。
但这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靠的是无数偏执的守望者。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真正的我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