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爸妈”(1 / 1)
看到一个新闻,说:
广州工商学院跳舞的孩子选择了214年高考作文《不要让爱成为阻碍》并进行改编。领舞的这个孩子叫辫子,他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绎出一个被母亲控制,想要塑造出“别人家孩子”的孩子。在表演结束后,辫子喊话中国的家长们,要让孩子们选择自己热爱的人生,这样才是真正的尊重与爱——不要让我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好吗?
节目的嘉宾是杨丞琳,她说,不要顶着爱的头衔去绑架别人,但同时也指出,也许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的只是沟通。这个话题引发全场共鸣,也引发了讨论:“中国式家长”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好,讲一讲我的想法。
算了算,后的家长应该是65、7、75后这代人,听起来已经“老了”,但其实并没有。你像舒淇、林志颖,还有王菲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还年轻着呢。还有郑钧,人还在批哥上斩着棘呢。这群7年左右出生的家长,目前依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离退休都还早。但是他们和8后也略有差别,他们出生的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毕竟中国是在飞速发展的,基本上每5年就会更新一代人,而这一群家长也是最见不得“躺平”的一群人。尤其是眼瞅着如今社会上内卷现象盛行,可想而知,这些家长一定是很心焦的,他们一定格外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为被“卷”掉的人。
同为家长,这样的心理我是特别能理解的,不过在我看来,“别人家”这样的现象在这一波家长身上其实已经弱化很多了,尤其是7这一批家长,基本上每家都有十几、二十几岁的孩子,同时呢,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升,育儿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自己家的好,只是,父母有时候难免急躁。
你比如,有时大人眼里很容易做到的事儿,孩子却非要“绕着圈”去做,那父母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那我当老子的必须要提点你呀,这个就是矛盾的表象。但事实上,矛盾是有本质的。本质在于:由于父母自身的资质不能够说服孩子,所以只能举例“别人的孩子”。
可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家长”教出来的呀。
所以要我说,与其取他人之例,家长不如先把自己活成“例子”。你看前几天热搜上,52岁考上大学的妈妈,还有个5多岁考上大学的“爸爸”,他孩子送他去读大学,惊呆了门卫。这两个故事就说明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