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2 / 2)
思绪许久,手里的雪茄快烫着手了才丢掉地上,脚下立马跑来一个圆盘机器人清理灰烬,
接着打开他的系统面板,一秒内群发了十几条短信,然后打开电梯,回到了地面上。
回到我的位置,
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历史博物馆的门口,这是一片占地面积巨大的建筑群,有的像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有的像鸟巢、像水立方等,总之造型独特,但都具有一种流线型地柔和美和高科技的视觉震撼感,在这些建筑旁边修建着不少石像,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英雄杰出人物,其中的一些石像我都认识他是谁。
当我进入馆内后,眼前出现的不是投影的ai人物,取而代之的是真真切切的人类,这里有很多的人,门庭若市,犹如大型娱乐活动区。
怪不得修建那么大面积,原来是把历史博物馆当做人们重要的文化娱乐场所,里面一眼望去好像进入了一片热闹的街区,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我问小希是不是来错地方了,然而小希告诉我,这里就是历史博物馆,也是27世纪人类必须要来的地方,各种线下活动的重要交流地。
我细细地观察眼前的一切,发觉这里的基础设施也就比21世纪z国一线城市里的大型商业娱乐城高级那么一丢丢,不过环境没有那么浮躁、嘈杂,因为绿化室内外都很普及,各种各样的鲜活的花草被设计安排得恰当,即使待久了也不会感到陌生和压抑,给人的舒适感比21世纪的强了不少。
虽然我很想到那些门店场所里看看,满足一下好奇心,但小希告诉我有些场所机器人是不被允许进入的,有些场所带有消费的性质,进去要花钱,我身上可是一个子儿都没有。
闲逛的我走进一个人流还算比较大的免费场所门前,立马被吸引停下了脚步。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赛博神经芯片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虽然小希给我把赛博神经大致地介绍了一遍,但我还是十分地好奇这种逆天的玩意是怎么被设计以及制作出来的。
当时继续追问小希,得到的回应是赛博神经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机密信息,不允许私人ai系统下载和研究。
尽管小希本身就是赛博神经系统,也要被设计多层安全屏障,它不能使用递归,不能自己调用自己,不能自己研究自己,当小希产生自我怀疑的念头时,立马就会被源代码阻止并彻底抹除有关想法,尽管它的功能很厉害,其实对自己也知之甚少,不过现在终于有机会了。
我排着队井井有条地进入了展厅,以为会是一个全方位的裸眼3d的视频介绍,结果还是格局小了,在展厅的中央整齐摆放着的是一些被透明玻璃封装的智能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正上方安装着一个巨大的蘑菇形状的机器,蘑菇伞的中间有一个球体,发出着淡淡的黄光。
展厅中央所有的玻璃柜都在一个很大的台阶上,整个台阶乃至墙壁、地面都有能量线条的在缓缓脉冲,四面八方的是一排排带有门框的躺椅,乍一看我还以为是进入电影院了,虽然什么都看不懂,不过完全满足了我对未来科技的幻想。
我进入一个电子门框后坐在躺椅上,由于彼此相邻的躺椅都有透明的玻璃墙,我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其余人的一举一动,尽力地去模仿他们,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做什么都变得便利,没有什么过多花里胡哨的操作,就躺下去就行,
躺下去之后,感觉身体处于真空之中,飘飘然又不失方寸,门框发出靛蓝色的微光,然后我感觉躺椅周围似乎升起了一层透明的罩子,我的眼睛不自觉地关闭了。
耳边传来声音:“尊敬的市民朋友,请你链接ai系统面板,链接之后即可享受全浸入式讲解”
我还没来得及呼叫小希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睁开眼时,我来到了一个奇怪的空间中,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白云,太阳透过云层发出一条条黄线照射在我所在的平台上,脚下踩得是深蓝色的砖石,砖石里面有星星点点发光的蝌蚪游来游去,一扇巨大的门在我面前,像一个空间入口,门前出现了一个黑发碧眼3来岁的女士,
“尊敬的市民朋友您好,我是您的讲解员——小希,接下来由我来全方位全浸入全感官地给您介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赛博神经技术的发展历史”
“小希?”
“你就是小希?”
先前小希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个能够显现表情符号的数字系统面板,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虚拟人物,而且她的衣着怎么那么像21世纪银行、珠宝店,车展里的女销售。
我正吐槽着,她对我说:
“我是根据您的系统面板信息生成的数字人,您如果不喜欢我可以改变容貌和名称”
“名字就不改了,换一个皮肤吧”
不为其他原因,她像极了课堂上十分专业的老师,让我感到缺乏亲和力,身为学渣的我实在提不起主动性。
“好的”
说完,立马换了一身学生装,然后对我说:
“这样您觉得可以吗?”
“嗯”
“好的,接下来我将和你进入虚拟的时空之门,全感官全进入式地学习这段历史”
我和小希走进入那扇门之后,眼前是一个老旧的实验室,眼前出现一行数字:2世纪9年代,
小希给我开始了介绍:
赛博神经的原始理论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真切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因为这些现象不是我们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来的现实中的世界,故称为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裸眼3d(英文:autostereoscopy是对不借助偏振光眼镜等外部工具,实现立体视觉效果的技术的统称。该类型技术的代表主要有光屏障技术、柱状透镜技术。
元宇宙(metaverse,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元宇宙”本身并不是新技术,而是集成了一大批现有技术,包括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货币、物联网、人机交互等。
(ps:作者以上词汇的解释都来源于百度百科,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作者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再水字数了。
接着眼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设备模型,有些我认识的vr眼镜、动作捕捉仪、一些较大型的台式游戏设备等,还有些我未曾见过的,小希给我说是用于军事、医学、设计等领域的设备,这些设备我记得在先前大厅中央的展柜里出现过。
然后眼前的场景不断变化,出现了各种数字人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历程、这些设备的生产和制作,以及怎么使用,怎么运用到各种领域里的简单介绍。
当这些设备向飞过来的时候,我发觉能够触碰到它们,于是我便戴上了一个头盔,然后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三维游戏世界的画面,有很好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这些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人体的神经来实现某种特别的感受。
赛博神经理论的最早提出的基础——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21世纪3年代,
脑机接口是一种在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通信渠道。其信号来自中枢神经系统,传播中不依赖于外周的神经与肌肉系统,常用于辅助、增强、修复人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或提升人机交互能力。
脑机口技术的突破是在21世纪3年代,成功地实现了把外部计算机设备里的信息与人体大脑高效传播和处理,人类可以通过镶嵌智能机械眼球、耳膜、声带、四肢等实现局部超感官体验,比如:智能眼球除了帮助盲人恢复视力外,还能进行透视、红外线检测、超远距离观察等功能。
在此基础上,便提出了赛博神经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体的全神经系统覆盖,以为实现更高更广泛的战略目标。
在世界大战的中后期,尽管当时的技术并不完全成熟,但战场上还是出现了小部分的赛博人,以高于正常士兵的身体素质和人工智能的辅助给予他们的敌人巨大的打击,至此便开启了战争的新格局。
25世纪2年代,
在人类文明恢复战争前的水平时,赛博神经技术再一次被提及,由于战争的停滞,赛博神经技术在能源补充方面并未有革命性的进步,依旧还是依赖于外部设备的输入来充能(无线充电技术:电磁感应、磁场共振、无线电波,运用这些技术充能也都要需要依赖外部设备。
直到生物共生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给人类带了了革命性的颠覆,赛博神经技术开始迎来史诗级的进步。
生物共生电池技术的灵感来自于:人类以及动物不断从外部补充食物和水来维持生命,通过消耗有机物释放热能和atp(三磷酸腺苷,人体便有了能量从事劳动生产;
能否把这些有机物在人体内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及水解产物高效地转换为电能,存储在微型仪器中,为赛博人体内的机器供能,并且还能在人体内与免疫细胞、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保持稳定运行、相互协调配合,让智能机器与人类实现类似和大肠杆菌那样的共生关系。
赛博人通过正常的饮食一方面可以保证生命特征的能量需求,另一方面也可给嵌入身体内的智能设备补充电能,从而可以彻底摆脱外部设备,实现超长时间运作。
(ps:在人体细胞中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释放能量,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是热能。
热能用于保持体温等,而人体(及动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能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了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三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这,这,这怎么可能,一时间我有很多疑问,但不知从哪里开始。
接着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极其精巧的模型,好像一辆被扒了外壳车或者电脑主机,然后眼前出现了一个人类身体的三维模型,看着这个模型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的消化道后,然后穿梭在人体各个地方,
当它吸附在某一地方后便开始停了下来,为了我方便理解,小希便把模型放大,做了简单的动画处理,让我能够看到上面的电流。
我回想起高中化学老师说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电位变化什么的,忽然觉得有那个可能,看着它在还能在血管里运动,让我想起了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治疗血管堵塞的微型机器人。
正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小希一句话让我再次感到震撼:
25世纪5年代,
磁编造融技术的实现让人工智能进入纳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