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汉臣与汉人(1 / 2)
说起这个史嵩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叔叔就是理宗朝鼎鼎大名的权臣史弥远。换言之这个史嵩之前期是借了史弥远的权势才上位的。
但这个史嵩之和他的叔叔史弥远不同,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争议比较大。
他还是有些才干的。嘉定13年他就考中了进士;得到这个消息的史弥远就高兴的问这个侄子,想去哪里做官,他都给安排了。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史嵩之没有选择在临安或者一些繁华的城市做官,而是选了个让人意料之外的地方。那就是军事重镇,
襄阳。
打开地图你就会知道,襄阳和樊城作为长江中游的要地,在南宋偏安一隅的时候是多么重要。
可见史嵩之眼光之毒辣。
史弥远在仔细考量过后,同意的侄子的请求,把他派到了襄阳。
精明的史嵩之早就明白襄阳在宋朝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故他到了襄阳后,开始积极的整军备战,修建城池。把襄阳城打造的如同铜墙铁壁。这也让今后宋蒙战争中,宋朝因此持续受益。
另外这个史嵩之还在襄阳周边干了件大事,屯田。
他召集流民百姓,把襄阳附近的一些沼泽地,盐碱地,整顿一番;该培土培土,该灌溉灌溉。然后在这些荒地上种上粮食。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下,襄樊之地这个军事重镇居然让他搞成了一个大粮仓。
颇有我军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景象。到了现在,襄樊之地的粮食收入,不仅能就地解决自身所需,还能支援其他相邻的军队。就连宋蒙蔡州之战,章邯他们携带的3万石军粮,就是史嵩之这里提供的。不得不说其确实是位能臣干吏。
他把襄樊之地搞得红红火火还不算,这人还善于钻营。不仅和朝中的官员打成一片,更是借助史弥远的关系,几年之中不停升官。
从最先的襄阳府通判到京西转运判官,再右迁刑部侍郎,再到现在的荆襄战区的制置使。到了端平元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南宋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军事统帅和行政长官。名副其实的军政一把手,其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之所以我们这么着重讲述这个史嵩之,因为其是这次赵呁实施“端平入洛”计划的关键人物。有了他的配合事半功倍,他如果不配合就只是能事倍功半了。
为什么这么人如此重要呢?
我们打开地图,就不难发现。南宋此时距离洛阳,开封最近的就是荆襄地区。而两淮地区,川蜀地区则要离中原远的多。
再加之襄樊地区在史嵩之的经营下兵精粮足。故,从荆襄地区出兵,无论是器械运输,还是粮草供给都能极大地节省运输成本。而其他地区则要远的多,无论是发兵或者运量无疑都会非常苦难。
只要史嵩之的京湖战区全力配合,这件事情必然就能按照赵呁的想法顺利实施。
事情真的会这么顺利的发展下去吗?
答案是“不!”
在解决了朝廷之中的反对声音后,赵呁言辞恳切的给史嵩之写了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先是肯定了史嵩之在荆湖地区的优秀表现,接着对他的生活和家人表示了一番关心,最后更是把计划的内容详细的给对方阐述下,问对方的意见。
整封信件赵呁足足亲自书写了32页,他本以为自己这个皇帝为了大局,亲自和手下的臣子这么套近乎,对方应该明明白的自己的意图,全力配合才对。
不料,事情的发展却是事与愿违!
更令赵呁感到愤怒和寒心的是;史嵩之的回执的信件开头,就立场坚定的反对他端平入洛的计划。在其后更是写了一大堆理由。
内容的大概意思主要有两点;其一,哭穷。说的是荆襄地区连年饥谨,没有能力承担如此大的军事行动。其二,中原地区连年战火,在当地实现补给也不现实。综上两点;他史嵩之宁愿抗旨,也不愿意拿国家的命运前途开玩笑!
老实说,史嵩之的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还有一点他没有在信里说出来。那就是这次的端平入洛的计划是丞相郑清之一系提出来的。他就算全力支持,事成后论功行赏主角也不会是他。他自己费劲巴拉出钱出力却只能当个配角,他能满意才怪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史嵩之是一个聪明干臣,但却是一个缺乏大局观的人,对自身的利益得失太过看重。
赵呁见史嵩之的这幅态度,当然是十分恼火,感觉这厮是在扶他的面子。在摔了一通东西后,发热的脑袋也渐渐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