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第83章 【女帝往事】(1 / 2)
天气越来越冷了, 学生们的衣裳也渐渐换上了学里一开始发的晴山蓝色的厚上衣,祝翾已经在这里念了快两个月的书了, 对女学里的事物也熟悉了不少。
她们两百多个女学生只有早课是在一处的,正式上课的时候是按照后来分班来的。
祝翾上的是甲班,甲班学生来源就是入学考试的前四十名,而剩下的乙丙丁戌班就是随机分的。
和祝翾一起从宁海县来的何荔君因为入学名次不是前四十,就被分到了丙班上课。
祝翾只有上早课和傍晚自习的时候遇见她,其他时候大家上课都有自己的课表规制。
而像谢寄真、崔慧娥、上官灵韫、明弥等人就和祝翾在一起上课。
教授祝翾经史的博士就是很严厉的尚昭博士,祭酒上官敏训也领了甲班的课表, 教她们明法科,同时是她们甲班的明法博士。
程学正年纪大了, 没有精气神另外担任授课, 不然明法科的博士她最适合来做。
祝翾要上的课很多,所以各科授课博士都不同,博士之间教学风格都很迥异。
比如尚昭博士除了教授她们经史典籍, 还是学里的司业, 甲班整体教学规章也是尚昭博士负责。
尚昭博士是一个性格比较板正严厉的女人, 学生们都有点怕她。
尚昭是前朝著名的内宫才女, 年少时也有女神童的声名,所以直接被选进宫里做了女官。
在前朝的时候,尚昭的工作就是宫宴时在旁边为帝后皇族写宫词宫诗, 是宫廷御用女诗人。
同时她还担任内史官, 专门负责起居注的撰写工作,有“女太史”的美誉。
等到了前朝灭亡的时候, 尚昭因为受到了食君之禄的思想,在越军攻破宫城之日写下一篇亡国诗,然后打算一条白绫了断自己的性命殉国保全自己的前朝之臣的节义。
不过尚昭没有殉成功, 她被长公主的人及时救下来了。
救下来之后因为打死不肯低头归附,长公主喜欢她的才华又怕她时刻要寻死殉国,就把她关在诏狱里看着。
尚昭隔壁狱友是前朝著名抗越女将虞丽娘,也是被长公主俘获了之后想要殉国寻死的人物,不肯被越朝君主用。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狱里互相聊天开解,长公主又反复找她们聊天劝反,最后竟然都劝想开了,尚昭也不闹着要寻死殉前朝而去了。
没有女学前她就做了史官,闭门开始做整理撰写前朝史书的工作。
端朝的开朝皇帝是女君复兴王的史实就是她论证出来的,她在新编写的端史里恢复了复兴王被前朝后来君王废除的帝号。
复兴王不仅仅是复兴王,还是前朝的开朝女帝,这个史实被尚昭举出后,朝内闹了很大的轩然大波。
前朝一些大儒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都指着尚昭的鼻子骂,说她写“伪史”。
其实复兴王到底有没有称过帝这些大儒心里门清,他们只是接受不了一个女人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的事情被这样直白地写进正史里。
复兴王得国太正叫他们害怕,中间一些信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儒觉得这件事破了一些君臣正统的根基。
他们也怕复兴王被正名了,现在的长公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启发与“正统”的史实基础。
女人称帝的极限在他们心里就是武则天那样了,以后妃身份得国,即使有了名正言顺的帝号也只有武周一代,死了还不是只能把天下还给李唐,终究不算“得国之正”。
至于史书里其他的女皇帝都是昙花一现的存在,但复兴王这个女皇帝得国太正,一旦写入正史怎么叫他们这些男人受得了呢。
复兴王这个皇帝不是以后妃之身通过夫君与儿子得势从而夺国的,她是在前前朝末年打着“复兴华夏”的名号拉起军队一刀一枪打的江山,丢了几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她夺了回来。
所以她不仅是开国皇帝,还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
前朝整个天下都是复兴王与她的部下一刀一枪在战火绵延下打下来的,这样的皇帝得国之正无可辩驳。
只是复兴王一生征战马上,未曾生育过子嗣,还没选好继承人就猝不及防在征战途中壮年而亡,终年三十九岁。
复兴王也没有意料到自己的早逝,加上没有后代子嗣,最后是跟随在她身边的大将军拿出一份诏书,说复兴王死前将帝位传给了自己。
这份诏书真假也成了疑案,这个继位皇帝的正统就在复兴王的那所谓的“诏书”上。
复兴王在天下威望无人能及,他虽然摘了桃子也不能学赵匡胤与柴荣那样直接改朝换代。
为了确保强调自己是“诏书传位”的正统,他奉了复兴王为高祖皇帝,一再强调复兴王开国皇帝的地位与威严。
靠着这份复兴王遗泽的“正统”,他才平安渡过了自己的皇帝周期。
端太宗时期,端太宗基本还延续着复兴王留下的政策治国,所以那时候的女人在端太宗时期依旧可以参政做官。
可是等到了太宗的儿子武宗上位,武宗就废除了开国皇帝的种种举措,开始疯狂剪除女官的羽翼。
女官的地位在武宗的打压一退再退,终于失去了科举的机会,从前朝又回到了内宫。
武宗儿子玄宗上位之后,又提拔了大量宦官压制内宫女官,他又觉得复兴王的位置杵在自家祖宗前刺眼,就移出了高祖的牌位。
此举在当时过于荒唐,朝内老臣不少还记得复兴王的威严遗风,不少大臣上书反对以死抗争,可惜最后死了一批大臣也没有用。
玄宗不仅移出了高祖牌位,还篡改历史。
他在自己玄宗实录里大肆移花接木,也改了大量太宗实录的内容,将复兴王的功绩移给了他祖宗端太宗,移不了的就在史料里说复兴王当时能打成功此仗的关键原因是因为他祖宗在旁边当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