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加油冲刺(1 / 2)
最终还是选了自己不满意的师范类专业,不是不认可教师这个职业,只是宁玉觉得自己还担不起这份责任。
宁玉初中高中遇到的老师都特别优秀,他们不仅拥有渊博的学识,更加懂得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特别能抓住学生的心理。
宁玉觉得这完全是自己的短板,她看不懂人性,也越来越不懂得怎样付出感情。
没有被爱滋养过的孩子,还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似乎活下去,让自己减少一些痛苦,已是最大的挑战。
文涛也考得不错,报了省城的理工大学,其实他可以报更好的大学。但是文涛觉得离家太远了不好。
宁玉完全不这么想,她想离家远一点,再远一点。
但是真的到了大学,周末舍友有的回家,有的去找朋友玩,宿舍里只有宁玉一个人的时候,她偶尔还是会觉得孤单。
但是生活没有给她太多孤独的时间,大学的学费爸爸同意给宁玉打欠条,毕业以后按银行利息还款,但是生活费就得靠她自己了。
成年了,省城兼职的机会很多,而且有宿舍可以住,宁玉对这四年的生活并没有感觉到太多担忧。
宁玉希望自己在兰城可以获得内心上的一些安宁,她把每一个周末都安排的很满。
大一时没机会出去家教,家长似乎对新生的能力有颇多的顾虑,于是宁玉就找了最简单也最笨拙的兼职,派发宣传单,轻松但不动脑,每天5块,这对宁玉来说已经是巨款了。
高中时5块钱能用一周,大学一天的兼职,宁玉也准备继续省吃俭用。因此除了必要的学习生活用品之外,宁玉几乎不会购买任何物件。
舍友们都开始学化妆,学着打扮,宁玉与大家显得格格不入,加上周末要打工赚生活费,没空参与宿舍活动,所以慢慢的,舍友们外出游玩也不再约宁玉了。
好在,也没有排挤她,毕竟人畜无害的宁玉,毫无攻击性,别人也犯不着干扰她。
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宁玉以为,远离了宁乡镇,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往日充斥在耳边的责骂会被遗忘,自己能消化并淡忘这些痛苦。
到了兰城,同学们都有手机,宁玉没有,一是没钱,二也不想买,没有需要联系的人。
宁馨知道宁玉的地址,上初一的宁馨曾经给宁玉写过一次信。
宁馨的信里,充满了对姐姐离家的羡慕,她向往着铁轨火车,向往着远方的高楼大厦。
宁玉没有给妹妹回信,当下游离在车水马龙之间、为了一日三餐在奔走,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时间可以用的宁玉不知道该怎么给妹妹解释:社会是残酷的。
对比挨骂的宁玉,宁馨在家里几乎成了透明人,有时吃饭她没回来也不会有人发现。
与宁玉的性格不同,宁馨性格非常活泼,是个十足的假小子。
奶奶责骂影响不到她,挨完骂照样该吃吃该睡睡,刀枪不入,奶奶拿她无法,干脆不搭理她了。
宁馨对学习没有太多兴趣,她觉得,家里的矛盾点在于经济紧张,只有解决经济问题,才不会让事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