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豺狼末日(1 / 2)
崇祯元年三月四日,宁远城东,经略府邸二进大堂。
辽东经略王在晋坐在一群武将上首位置,下面依次坐着监军太监刘应坤、陶文、宁远总兵官祖大寿、宣府镇参将王振远、陕西镇副总兵陈国威、延绥镇参将吴自勉、宁夏镇参将尤世威、山海关守备何可纲,以及九边和辽西其他将官。
下首空出张座位,本属于蓟州总兵官满桂。这次入援辽西,蓟镇发兵八千,平定刘贼志在必得,可惜满总兵于半月前突然伤寒不治,奄气息奄,只得匆忙返回蓟州,他的位置便空了下来。
这次为平定辽东叛乱,九边精锐齐聚辽西。
各位总兵参将老爷们本想给叛军雷霆一击,在广宁城下击败刘贼,将其反推回辽东,埽穴犂庭,攻入辽东各城,抢它个盆满钵满。
边镇军头们常年干着走私勾当,知道辽东商业发达,财货丰厚,富得流油,远不是宣大、陕西那些穷苦边镇能比的,各人都对辽东垂涎三尺。
以四万边军精锐,得朝廷粮饷支持,又有祖大寿数万辽西军做前锋,对付区区刘贼,当不在话下。
没想到,刘招孙竟动员起四十多万外番辽民,摆出一副决战势头,浩浩荡荡朝宁远杀来。
最后的结果是,边军不仅没能反推到辽东,反而被开原军一路推到宁远,被死死困在这里。
好在三天血战下来,宁远固若金汤,主城完好,只有觉华岛损失了些水兵和粮草,主将被俘。
大军粮草都囤在宁远城内,赵率教又是辽镇出身,和客军没啥交情,这个人的死活,大家是不关心的。
前日,开原军攻城,遭受惨败,死伤近万人马,昨日刘賊秣马厉兵,估计是要发动场更大规模的进攻。
屋中将官各怀鬼胎,客军与辽镇矛盾由来已久,不必多说。
这几天守城下来,基本都是祖家军和其他辽镇顶在前面,客军大部分时间只是冷眼旁观,偶尔被催得急了,便只派辅兵到城头上给辽镇凑个人数。
须知,不动如山乃是辽镇多年传统。
李如柏在萨尔浒不发一兵一卒援救,坐视杜松、刘綎败亡,不过才是几年前的事情。
更不要说后来浑河血战,白杆兵、浙兵被丁碧背刺,最后全军覆没。
客军是有记忆的。
既然辽镇可以这样坑害别人,今天大家这样对辽镇,也算是以德报德吧。
反正刘招孙说了,他只杀祖大寿。
王在晋穿一件带仙鹤补子的一品文官服,头上戴的也是一般的乌纱帽,左臂伤口处用一道白布粗粗包扎,更显出他雷厉风行的气质。
他身形和脸颊都很清瘦,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一双眼睛却非常清亮有神,
王在晋挥手招来旗牌官点卯,周围顿时安静下来,随着一个个名字响起,将官们纷纷答到。
等旗牌官点完,报说都已到齐,王在晋神色威严的扫视屋中将官一眼,挺直身子道:
“刘贼素怀豺狼之心,肆虐辽东三年,百姓死难流亡者,不下百万人。刘招孙何许人也?弑父悖君,暴虐成性,自弃于华夏,甘与蛮夷为伍,上负皇恩,下伤生灵,十恶不赦!禽兽不如!而今流窜辽西,占广宁、屠锦州,裹挟辽民,为蛮夷之奴婢,蚁附攻城,涂炭生灵!观古今大奸大恶之徒,无有似刘賊者!”
王在晋猛地将茶杯扔在地上,高声骂道:
“刘贼不死!大明难安!诸位身负皇恩,受万民切盼,当与流贼不共戴天!宁远坚守四日,刘贼屡次受挫,已显颓势!诸位,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时候到了!”
大堂内一众将官都鸦雀无声,各人低头望向脚下的官靴。
大家对这位精神亢奋的经略大人很是敬佩,王在晋不仅向朝廷要来了大批粮饷物资,还披甲上阵,亲临城头指挥守军作战,绝非寻常文官能比。
不过,敬佩归敬佩,要让大伙儿去城外和几十万开原军死磕,肯定是不行的。
大家千里迢迢赶来辽西,一点油水都没捞到,不合适吧?
而且要拼命,也该是辽镇先拼。
祖家在辽西树大根深,现在宁远被围得水泄不通,连个麻雀都飞不进来,祖大寿都不急,一众客军有啥着急的。
王振远、吴自勉几位总兵参将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不说话,一起望向坐在王在晋旁边的祖大寿。
王在晋假装没有看见,轻声咳嗽了两声,旁边坐着的监军太监刘应坤笑道:
“诸位将军,容咱家多嘴一句,圣上调你们千里援辽,粮饷给你们发足,就是要大家伙儿勠力杀贼!一起灭了刘招孙,刚才王经略已经说得明白,刘贼现在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出击,便是各位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圣上虽是初登大宝,然而眼睛里却是揉不得沙子,诸位谁是忠臣良将,咱家在辽西都是看在眼里的,皇上在京师也是看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