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物理(三十五)(1 / 2)
天书说的话自然和有些大臣理解的不同, 甚至都不是同样的基础下。
聪明人自然懂,大汉的水平和天书隔着唐宋元明清,隔着数理化生, 但是没那么聪明的,热血上头,只想着“捡漏”在刘彻面前立功的人,准确来说就是蠢而不自知、又贪心不足的人,都没在脑子里多转两道, 直接开始踊跃报名。
刘彻来者不拒,甚至许诺如果像天书所言,只需要这么短的时间, 那答应给研究出来的人封侯。
一时之间,那些个傻子就更加狂热了。
巨大的财富时常会让人忘乎所以, 忘掉背后的难度和风险, 也忘掉自己的能力, 只一窝蜂地踊跃报名, 想当这个在大汉制作出手机的人才来。
是蠢货还差不多。
陈阿娇听到这件事, 都不想再听刘彻自己的谈度了, 无趣地比了个手势。
“彘儿, 你的大臣们,脑子不会比拳头还实在吧, 就一点不能用吗?”
刘彻笑眯眯地把刘据举高高, 结束了自己的“早教行为”, 像是事不关己一样,十分淡定地回道。
“有聪明人,也得有点笨的,有人淡泊名利, 也需要有人野心勃勃,最后听话就行了。”
陈阿娇语塞,她悄悄看了下眉目柔顺,温柔地笑着看向刘彻的卫子夫,深刻怀疑,刘彻喜欢的就是听话这款,而不是能力或者其他。
但是一想,宫里也不是没有其他性格的人,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刘彻是真的觉得,手下聪不聪明的,不如听话,怕得就是有小聪明,但是不听话的。
至于这手机,研究肯定是要研究的,但什么时候出成绩,刘彻却不急。
就像是最近才有了稳固的玻璃大棚才种荔枝一样,刘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到指南针、火药上去,剩余的人手也都见缝插针地进行农业方面的研究。
事情总归是有轻重缓急的,而这个手机,看起来是能改变世界的东西,却不着急,因为这个世界暂时也没能力被这么改变。
毕竟……
那些蠢才只听到了研究出来要多久,但是没有意识到,关于物理的这些东西,能成功学习的并没有多少。
对力的研究倒是让不少墨家和公输家的人优化了不少设备。
比如威力巨大的□□,西汉大规模使用,又不想因为火药而让它退休,优化之后的势力更加强力,倒也能继续再任职了。
但是,无论是电也好,还是磁也好,都并未能被西汉的人们完全弄懂。
现在都没明白,金属里面的电怎么导出来,“保存进”金属中的闪电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被释放出去,还有摩擦产生的静电,这些都是怎么被后人利用上的。
难道真的有神仙?
墨家的人懂这些,手底下有墨家的,自然也了解,他们虽然没有和门客们接头讨论过这刚刚出现在天书上的“手机”,但是也是能懂的。
基于电和磁,之后产生的东西,是那么好研发的?
这些人不会是想拿个空壳骗陛下吧?
要是打着这个主意,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毕竟刘彻真不是傻子,他是真的有一点点自己研究过天书带来的变化。
天书说要通过杂交实验,让种子们得到优化,刘彻就会和卫子夫一起在后宫里挑块地做实验。
实际上甚至不会用自己的名义来做,都是说是卫子夫勤勉,节俭之类的话,也不做什么大的业绩,只是自己记录下,真的有提高收益便可。
这是陈阿娇在放下自己高傲的心,也放下对刘彻的爱,总算是把目光放在了身边。
就比如天书出现这两三年,开始爱好农桑的卫子夫,竟然不是心机深沉,早早为了皇后之位做自己的名气,而是替刘彻背黑锅。
也是她从想要当刘彻的爱人身份转变为当个后宫里的花瓶,想法改变之后,收获了刘彻的战友情。
于是陈阿娇成了刘彻找方士炼丹的背锅人,别说这个形象确实很适合她,毕竟在此之前,她树立的恋爱脑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大臣们都觉得毫无违和。
以至于在天书已经说丹药无异于是服毒的时候,大臣们还主动给陈阿娇炼丹找了个理由,伤心过度于是想慢慢服毒自杀。
他们宁愿相信陈阿娇是恋爱脑,真的在磕丹药,都不愿意相信在后宫偏僻之处来来往往的方士们是在正经炼火药。
也不像个正经的样子,毕竟真炼出丹药了,火药反而是稀缺品。
还有前段时间的纸,又是卫子夫承担了所有,也不是,有了陈阿娇之后,陈阿娇也能承担。
两个人一个负责温柔,一个负责美艳,倒也是成功把锅分摊地很到位。
如此种种,都是刘彻的谨慎。
他不相信天书,也不相信自己的属下,所以需要有个自己验证的过程,才能让他放下心。
不是天书在用奇怪的办法做的假,也不是自己的属下敷衍他编出来的谎言,那些东西是真的能被创造出来。
确认了天书说的是真的之后,其他就到了刘彻熟悉的环节,那就是居庙堂之高,也能掌控四海八荒的事情。
即使天书的到来,让大汉突然开始走了奇怪的上坡路,沿途都是没见过的风景,但是刘彻这个车头也依旧稳住了大汉前进的方向。
随着猛然上涨的实力,也自然有野心家蠢蠢欲动,日子过得舒服了之后,就会开始做白日梦。
比如觊觎刘彻的位置。
刘彻也正准备转移这些压力出去,将活跃的都送到战场上。
世界这么大,就该是大汉的。
刘彻,一个更适合大汉的皇帝。
和他很像的也有,比如李世民。
李世民和大哥互相甩锅,但是失败了,很不幸地是,这件事不是他们彼此暴露的,而是暴露在父王李渊面前的。
这可就太糟糕了。不仅要跑路换地图的事情被父王发现,连兄弟俩关系缓和的事情也一同被发现。
因为李渊正是通过他们俩给彼此提前准备的信里面揣摩出来端倪的。
哪里有对皇位依旧感兴趣的人,会说什么,不想遵循历史,既然另一个世界的皇兄没当上皇帝,那么这个世界皇兄就多操劳吧。
和坚信历史是不可违背的,已经垂头丧气准备带着人一起去拓展大唐的海外市场了。
不是?你们自说自话的水平是真的有点厉害。
有没有一种可能,从家庭上讲,儿子去哪里,得和父亲报备,而不是和自己的兄弟。从国家层面上说,无故擅离职守,那是要被罚的,这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没有这个意识。
最主要的还是,这个朝堂是他李渊说了算,不是你们两个小兔崽子!
但是,有些时候,自己想的和事实又是另一回事。
李渊优秀吗?比起大多数皇帝,他是优秀的,如果能力不够,也不能当大唐的开国之君。
他的两个儿子优秀吗?更是。
优秀到在打隋朝的这些时日中,很多决定性战役都和李世民脱不了干系。
比如我们都知道大唐有李靖,这个李靖不是托塔天王李靖,但是实力远远比顶着哪咤的父亲这个名头的李靖更加厉害,毕竟,李靖可是原型。
带兵征战,多年未尝一败,李靖是大唐当之无愧的军神。
而李世民也不差,甚至未必不能和李靖在军事上一较高低。
刘邦敢和韩信比较军事能力,是他的自信。李世民却是实打实的自己打下来的战功。
玄武门之变之后,他任用了来自哥哥李建成手底下的人,比如魏征,放在现在人看来,或许有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原来可是敌人啊,怎么放得下心?
而这却不是李世民任用的第一个敌人,他的手下,很多都是被他打服的人。
比如秦叔宝,比如尉迟敬德,比如王世充等等。
这样的实力,是值得李渊忌惮的。
而李建成也不是省油的灯,九天时间平定西河,甚至包括了往返的时间,甚至很多李世民没处理好的摊子,最后都可以交给李建成来负责。
这对兄弟锋芒毕露,但是又确实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存在。
李渊也厉害,但是没能在儿子之间端平这碗水,又或者是,他干脆就没想过要端平。
毕竟,成年的儿子对家主的威胁是最大的,更何况现在李家就要变成皇室了,这碗水端平的后果,很可能是兄弟俩关系融洽,一致对皇位虎视眈眈。
但是,李渊连兄弟反目这样的戏码都想好了,之前也有苗头,反目反而是正常现象。
可这俩兄弟却没有按照套路出牌,只不过是又一次的合作,还是李建成为主,李世民为辅的处理方法。
李渊也记得,自己在他们俩出征之前,也是有各自安抚,许诺过太子之位的。
明明一切都是和之前一模一样,这结果怎么就天差地别。
暗探分别从两人的营帐里收获了两份要不告而别的信件。
话里话外都是这皇位留给对方,丝毫没有把他这个正在打天下的父皇,和其他的兄弟们放在眼里。
李渊忿忿,但是又不能盲目地揭开这个事情,那不是正好如了这俩兄弟的意思?
还得安抚下来,至少得让这俩都积极干活,别想着东奔西跑的。
还是得下放点权力。
但是李渊是真的不舍得下放,就要登基了,这个时候下放权力,那是真的给这俩了。
真舍不得啊。
父皇的突然到来,让计划着带点人往旁边岛国跑的李世民,和已经在安排去隔壁国土面积也很大的邻居家溜达溜达的李建成,都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还行,也不算毫无准备,两个人联手,早就安排好了关于造纸术、印刷术的完美答卷。
隋朝有科举,他们唐朝势必也要有。
但是题目题型,如果完全按照隋朝的来,又显得他们离开隋朝就不能活了一样,不按照隋朝的来,又怕科举短时间内招不到什么人。
刚建大唐的时候,肯定是要开科举的,一方面是笼络人心,另一方面也得给刚刚成为一国之主的李家多点能用的新鲜血液。
俩兄弟商量了很久,准备先印一套模板题目,只要能得到父皇的许可,之后真的开科举了,刚好用这套题目接着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