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伤愈(1 / 2)
王一捏着手机,脸上一脸的问号。搞不懂这个‘形意小宗师’为什么还要专门跑过来问他,能不能让自己家人练他的武道心得,还信誓旦旦不会外传。
这又不是什么宝贝,不过是自己一点修炼感悟罢了,用的着这么郑重其事吗
不过对方既然如此严肃地来问,王一也不好表现的太随意。而且龙虎二形确实给了自己极大的帮助,所以自己也不必当什么小气人,直接拍胸脯表示随便练,没关系。然后便兴致勃勃看起了对方发来的视频。
一边看一边惊叹:“原来‘暗柔’之劲在水下竟是这样的形态。无孔不入,无迹可寻。急时荡尽千波,缓能雨歇风住。真是天下至柔之妙劲,只可惜‘小宗师’这位长辈似有后力未继之感,难道打一掌‘暗柔’之劲对自己的消耗很大”
想着,他走到门外。那块大青石已被他三掌毁掉了了三分之一,不过王一并没有打算因此放过它。
调息片刻后,只见他一掌轻轻拍出,往下一按,那股轻灵之感,竟比周石亭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只见这一掌如幽灵飘忽,印在石身上又如清风拂面,动静间落针可闻。
等到王一收掌,石头顶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寸许深的掌印,好似这一掌是拍在一块豆腐上,周边却没有一丝的裂纹,看上去就如掌印本就是石头自带一样。
而且石头下面是松软的泥地,这掌印青石按说力道极大,但石身竟没有一丝一毫下陷。
“这‘暗柔’劲不愧为四劲之最奸,观之在南,触之则北。动静于须臾之间,击之如迅雷闪电,又似春风化雨。真正做到了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力已入彼骨髓。”
常人练功,若不得其法。练出劲来,本就极难。有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只能练出一门‘明刚’劲,现在很多搏击运动员体格强壮,练到最后其实也能练出来。没有机缘,没有名师,想要靠自己体悟剩下三劲,那就变得难上加难。
但这只是劲力的不同用法而已,并不是说这四劲有任何高下之别,强弱之分。真按打起来论,‘明刚’打‘暗柔’都是常事。
尚云祥老前辈在世时曾经说过,如果上天再给他年阳寿,他就再打年明刚。尚门弟子颇不解,以尚师之功,难道一生只在明劲吗
其实尚云祥早到化劲,不然孙禄堂也不会在自己的著作中特意说尚云祥几乎已经到了与道合真之境界。尚老前辈这里说的明刚,只是拳法致用,在用劲的方法手段上。而明劲、暗劲、化劲,是在练形意拳的过程中,拳法合道,人身心变化的三个层次。
就比如周石亭是化劲高手,但现在你要周石亭去跟周云伯对打,十个周石亭也不可能是也周云伯的对手。
既然明刚能胜暗柔,那为什么又要去体悟习练这柔劲呢
因为柔劲最持久,刚劲虽然凶悍,但刚劲是最容易退的劲,不会在身上保留太长时间,老一辈武术家发现了这一现象,一上岁数刚劲就开始衰退了,想保也保不住,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也学着用柔劲来涵养拳劲。
然《老子》云:“刚不可久,柔不可柔。”一味地柔,也不是正确的用劲之法。只有刚柔并济,混元如一,方能体悟劲力入化之变。也只有入了化,才能将功夫入微,练到骨髓。
所谓明劲练筋骨,暗劲练腑脏,化劲练血髓。正是武道如登山,一步一重天。而后方能以后天返先天之变,以无道夺有道之功,最后才能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结一颗先天圆满大金丹。
所以欲练四劲,非为功之用也,乃为道之本也!
这暗柔劲一练上身,王一的面板上的形意十二形(残)的熟练度竟然直接大成,并且已经到了(),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王一细细感受体内的劲力变化,他虽然只结了一颗‘伪丹’但也渐渐臻至天人感应的境界,能感应体内各种细微的改变。
此时他的体内有一种似有似无灼烧之感,好似一股无形的劲力渗透进了五脏六腑之中,就像一层过滤膜要将他的各个器官过滤一遍。
体内五脏六腑仍有许多劲力未能触及的地方存在暗伤和瘀血,原本需要慢慢滋养,细细调理。此刻却被这股蛮横的劲力一扫而空。
王一只觉浑身有一种一扫沉珂的畅快,身心都在欢呼雀跃。这劲游了一圈,便往中丹田而去。血丹里似乎传出一阵龙吟虎啸之声,顷刻间便将那劲力裹住。
王一的身体瞬间齐齐震动,腹中发出‘呼噜噜’如同老虎打盹,发出的呼噜声。竟是身体在渐渐复苏的状态之下,本能地用上了‘虎豹雷音’之法,来给自己伐毛洗髓,加速回复伤势。
身上的麻痒之感越来越强烈,但是王一却没有停下的感觉。他感觉身体似乎有什么东西要破壳而出。如同雨后发出的新笋欲冲破地面,崖边渗出的水滴欲汇流成河。
待到那麻痒的感觉快要到达极点之时,王一感应之中只觉脑海中打了一个闷雷,此乃雨后春雷,预示万象更新,天地复苏。
那新笋借着雷声冲破了地面,化为一棵绿竹拔地而起。天地降起甘霖,久霾的天空被洗净,崖边的水滴顺着雨水汇入河流,一路而下最终百川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