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收复四州(1 / 2)
后蜀广政九年(公元946年,宰相赵季良去世,没有了压制束缚的张业彻底放飞自我,更加专横跋扈。广政十一年(公元948年,孟昶和匡圣军指挥使安思谦用计将张业处死。
枢密使王处回、宰相赵廷隐等老员工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没有了阻碍,孟昶轻轻松松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开始亲政,亲力亲为,处理军国大事。
孟昶只比柴荣大三岁,但是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他从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即位,一直到广政十一年(公元948年才真正亲政,其间十四年都没有实际掌握权力。但是沉得住气,并不着急。你们这些老家伙,年纪都比我大很多,就这么熬下去,看谁熬的过谁,看谁先死。熬死你们,我就赢了。沉得住气,并不代表不杀人。诛杀李仁罕和张业的时候,十分果断,而且斩草除根,下手非常之狠。他冷静又果敢,宽容又狠毒,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对手。这场对决,究竟谁胜谁败,我们拭目以待。
赵季礼来到秦州,看到的不是积极备战,热火朝天的景象。
后周要攻打我们了,这可如何是好啊!雄武军节度使韩继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敌人还没有打过来,你就消极怠工,我要回成都,在老板面前告你一状。赵季礼巡视完边疆之后,匆匆返回成都。老板,大敌当前,韩继勋那个家伙却一筹莫展,简直就是饭桶一个。把秦州等四州交给他,只怕丢的更快。我文韬武略,比他强太多了,愿为国家打败来犯之敌。
孟昶见他说的头头是道,于是让他代替韩继勋和王万迪,主持秦州等四州工作。
赵季礼信心十足,带领一千禁军奔赴秦州。一路之上,他想象自己指挥若定,弹指一挥间,敌虏灰飞烟灭,不禁踌躇满志。到了德阳,听说后周军攻势凶猛,已经有八座军寨沦陷。当初的万丈豪情,顿时消弭无形。前线太危险了,我还是回成都算了。
你怎么回来了?秦州怎么了?后周军攻下了几座军寨?现在秦州战事如何?赵季礼根本就没有到过秦州,自是一问三不知。孟昶气得吐血,一怒之下,把他推出崇礼门,斩首示众。斩杀赵季礼固然没有错,但是事先孟昶偏听偏信,轻易相信了赵季礼的夸夸其谈,也有责任。盲目相信别人,不能做到知人善任,是他与柴荣之间的一个差距。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孟昶当即调兵遣将,把精兵强将都派往秦州等四州。秦州至关重要,你们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必须打败后周军。不仅如此,还写信给北汉和南唐,邀请他们一起攻打后周。为了凸显局势的复杂程度,特意说明,中原就是现在的曹操。把自己这一边比喻成刘备和孙权。现在曹操野心极度膨胀,地球已经容不下他了。我们再不精诚团结,很快就要被他消灭了。为了生存,为了尊严,我们必须手牵手,共同反抗霸权主义。
北汉和南唐不但积极回应,而且加紧备战,准备来个三英战曹操。
后周军起初攻势如虹,接连攻夺后蜀几座军寨。但是随着后蜀调兵遣将,加大防御,攻势顿时受挫,不断损兵折将,优势丧失殆尽。
后周五月出兵,现在已经是七月了,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没有丝毫进展。宰相李谷以将士疲惫、粮草不济为理由,劝说柴荣收兵。
收复秦凤二州,对于自己的宏图霸业至关重要,柴荣绝不轻言退兵。自己不在前线,不知道王景和向训是怎么排兵布阵的,要是有个人能替自己去前线看看就好了。看看这场仗还能不能打,能不能大获全胜。
要是战争可以预测,还累死累活打个什么?干脆大家坐下来,用工具算算就是了。失败的一方让出土地和人口,从而避免血腥暴力。之所以无数人痴迷战争艺术,就在于其不可预测性。
但是柴荣却坚信战争可以预测,前提是视察前线的人必须说真话,绝不能说一句假话。如果掺假,就会误导自己的判断,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他寻寻觅觅,在人群中寻找不说谎话的老实人。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纷纷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
如果预测秦州之战会大获全胜,但是王景不争气,偏偏打了败仗,那么一定是欺君之罪。如果预测秦州之战必败无疑,但是王景很争气,偏偏打了胜仗,那么也是欺君之罪。因此无论怎么预测,下场都不太好。
我家的大黄狗下崽了,我要照顾它坐月子,实在没有时间去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