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愉悦自己(2 / 2)
不出意外,姑苏电信很认同李云海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三江公司负责小灵通产品的研发,姑苏电信负责推出资费套餐。
不过小灵通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最大的缺点,就是信号差。
有人称小灵通为“喂喂草”手机,因为使用的时候,总是“喂?喂?!草!”。
也有人编了诗来讽刺:“拿着小灵通,站在风雨中。左手换右手,还是打不通。”
信号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电信没有别的选择,手上只有小灵通这张牌,需要靠它挽回颓势。
三江公司很快就研发出了小灵通技术。
与此同时,李云海找到《小灵通漫游未来记》的作者,申请得到小灵通这个词的授权。对方很大方,给予了免费授权。
这本科幻,于1961年就完成了,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直未能发表。
改革开发的第一年,这本终于得以出版。出版之后,迅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初期印刷就达300万册,成为了70、80后永远的童年回忆。
在书中,名叫小灵通的主角,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记者,它漫游未来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神奇见闻。
谁曾想到,20年后,小灵通这三个字重现江湖,成为一项热门通信技术的名字,家喻户晓。
小灵通刚刚面市,并没有引起轰动。
各方面对这款产品,都持谨慎态度。
除了姑苏电信,其他各地的电信局,都持观望态度。
不仅电信局,就连其他设备商,也不敢贸然生产。
包括爱立信、四海、有为公司在内的几家设备商,仔细评估了小灵通技术后,认为这项技术过于落后,不可能有什么前途,所以选择了放弃。
甚至有人嘲笑李云海:“江郎才尽!离开四海集团以后,搞不出高科技的东西来,开始玩这种噱头了!”
还有人直接断言:“李云海发明的这款小灵通,肯定会失败!有手机,有固话,谁还用这种玩意?”
对这些外界的质疑声,李云海并不在意。
因为夏虫不可语冰。
到下半年的时候,小灵通正式问世。
最先开通小灵通业务的,就是姑苏电信。
为了加强小灵通的信号,姑苏电信加强了基站的建设速度。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只小灵通,售价只要几百块钱,最便宜的只要500块钱!
很多普通人家,一两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一台手机!
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gsm手机,什么是手持无线电话设备,更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对他们来说,只要够便宜,能打电话就行,管它是什么制式的手机?
小灵通和电信打出来的广告,也十分吸引人:
“单向收费,不含水分!”
接听电话不要钱!
只这一条,就能节省太多的电话费。
再加上打电话只要两毛钱一分钟,比起手机来,便宜了差不多一块钱!
不得不说,大多数消费者还是穷人,他们虽然手机需求,但并没有太多的资金,购买动辙几千元的昂贵手机。
于是,小灵通在姑苏取得了成功!
周边地区,像余杭等市,相继推出了小灵通业务。
到1996年春季,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小灵通业务。
在小灵通出世之前的90年代,我国的移动通讯市场可谓是一片荒芜。
虽然在当时已经有大哥大这样的移动手机出现,但这种手机售价不菲,每部都能卖到1到2万元。
这样的价格让很多普通人望而却步,在当时只有老板和企业家才有资格手提大哥大打电话。许多人依旧过着“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原始生活。
除了手机本身价格昂贵之外,当时的话费也远没有今天这么便宜,接打电话每分钟的价格在四毛到一元左右,而且由于当时除了电话没有什么远程通讯的渠道,所以每个月的话费都能达到几百元。
四海集团的出现,让手机走进了中产阶级家庭。
梅花手机,让国内手机用户突破了千万大关。
而三江公司的小灵通,则让手机飞进了寻常百姓家庭。
在未来十年时间里,小灵通用户数,达到了9341万!
在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几乎做到了人手一部。
李云海也因此被载入史册,被人称之为小灵通之父。
离开了四海集团的李云海,靠一部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小灵通,成功的拿下了我国手机的大半壁江山!
在智能手机出来之前,小灵通的销量都遥遥领先。
有人说,李云海亲手缔造了四海集团的手机帝国。
但是,他又亲手用小灵通,打败了四海集团的手机帝国。
李云海在商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真是好本事!
他连续打造了两个商业王国,各领风骚十年!
像这样的商业翘楚,试问还有谁?
李云海隐居在姑苏城里,看似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实则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再次影响了我国未来十年的电子行业发展方向!
他闲来时,就陪着苏绾儿听听戏曲,画点国画,偶尔出游,在附近游山玩水。
李云海的人生,已经进入“随心所欲”的状态。
苏绾儿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千金,取名李言敏。
李云海希望女儿才思敏捷,继承她母亲的画画天赋,将吴门画派发扬光大。
在姑苏的日子里,李云海守着新欢苏绾儿,过上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林芝和他之间,像是陌路仇人,只有儿女偶尔和他联系。
沈秀兰远走香江之后,也很少和李云海见面。
其他的红颜知己,要么忙着自己的事业,要么远在他乡,和李云海之间的来往,也不甚勤密。
人生有多种选择。
不管怎么选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享受更多的欢乐!
愉悦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