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人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类型 > 梦回大唐之萧萧班马鸣 > 第十六章 华山采药(之三)

第十六章 华山采药(之三)(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苏乘羽 杨先生和你的爱告别啦 乱世女野心家她心狠手辣 万亿军火之王 铭星辰 修仙的仙 高武:每月一个专属强化 天之底 大梁:在下只是一介士子 重生成为女帝

李瑶的眼睛一亮,很快又黯淡了下去:“我不在乎我是否是公府千金,但我在乎我的祖父祖母我的家人。”

李恪叹了口气。他们二人共死易,同生却是如此之难。那就像现在这样好了……

李恪起身,说:“瑶儿,你随我来。”

两人牵手重新走进窄道,走到刚才的位置,蜡烛还在燃烧,烛光摇曳,窄道内忽明忽暗。李恪掏出匕首,在方才那个小洞里又掏了掏,取下第二块手掌大小的石头。李恪伸手入内,面露喜色:“得了!”竟自小洞内取出一本书,封页上赫然四个大字——《重玄秘要》。李瑶本心怀戚戚焉,看得此书,精神为之一振。

原来,大唐自高祖李渊建国起,天家以李耳(老子后裔自居,奉道家为国教,于武德八年(625年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到了李世民的时代,再次申令道先佛后。道家得到很大的发展,最有名的三支分别是楼观派、上清派、重玄派。太祖李渊太原起兵时,楼观道士利用楼观台上的粮草予以支持,并为他编制了许多利于他的谶言。李渊称帝后,有感其功,特赐地拨款,改建宫观,赐名“宗圣宫”,并大力扶持。楼观派背靠朝廷,逐渐发展成为道教中心。但它没有独立的教义,理论贫乏,除了上层贵族信徒较多,民间百姓并不买账。而上清派和重玄派,教义完整,注重经典研习,强调弟子个人修为,除士族外,民间教徒亦众。两教中,上清派在修炼方法上强调“心”即精神意念的调节,注重身心双修,着眼精、气、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箓、斋醮和外丹,昆仑门就是上清派中的佼佼者。而重玄派的“重玄”出自于《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教义较上清派更为深奥,注重术法、丹药,强调抛却世俗,静心守一,才能得道成仙。重玄派下有重玄门,门中的弟子皆隐世修炼,江湖上一直有重玄门现任掌门成玄英乃当今绝世高手的传说,但对于成玄英的行踪、教派居所、门中弟子情况等皆一无所知。

这样一个神秘的教派,它的秘密都记录在一本书里,这本书就在眼前,怎不叫人又惊又喜。

熄灭烛火,回到洞内亮堂处,两人看了起来。

书中记,重玄派形成于魏晋玄学,晋末向秀、郭象在《庄子注》中从《庄子》中提取出重玄理论思想的表述方法,后魏晋时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道德经》,奠定了这一学派发展的基石。南北朝时代梁朝道人孟智周、臧玄静,于重玄派下共同创立了重玄门。至今,重玄门已有一百多年,历任八代掌门。

接下来是著书人的自我介绍,说他是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士,虽出身寒素,然自幼酷爱读书,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精通老庄之外,深谙《周易》、儒学、佛学等要义,兼精通梵文。多年隐居东海。曾于贞观五年,应圣人之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

看到这里,李恪李瑶二人就明白了,著书人正是重玄门第八任掌门成玄英。

成玄英少年成名,获御赐“西华法师”称号时年岁尚轻。重玄派一向追求避世修炼,故贞观六年,成玄英就向圣人辞行,离开长安,嗣后世人皆不知其所踪。原来他隐居在华山。

书中成玄英阐述了他自己的很多观点。他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所谓重玄,即“玄之又玄”:“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又说:“妙本非有,应迹非无,非有非无,而无而有,有无不定,故言恍惚。”论及养生,他称:“善恶两忘,刑名双遣,故能顺一中之道,处真常之德,虚夷任物,与世推迁。养生之妙,在乎兹矣”。

重玄派教义深奥,两人不能领悟,甚觉无趣,匆匆翻过。及至书过一半,书页上几个大字:重玄门武功秘笈。旁边一行小字:此篇汇重玄门历代掌门武功修为之精粹,非子实一人之功耳。

李瑶突然将书一合:“我即非重玄门弟子,又未得成掌门许可,怎可窥探如此宝典呢?”

李恪饶有兴味地看着李瑶,笑起来:“我非江湖中人尚懂得习武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瑶儿,你何时变得迂阔起来!成玄英写了这本书,自然是想要将本门精粹流传下去,否则他何必写下来;他写了这本书,不留在身边,不交给他的弟子,偏藏在这里,必是有他不得已的苦衷;如若这些武功精粹最后失传,那才是他的罪过。”

李瑶觉得他这话说得在理。委实,作为一个掌门人,有个要务就是将本门功夫发扬光大;如若不能发扬光大,至少要保证不在自己手里失传,否则即为本门罪人,只怕死后都无颜面对本门前辈。

成玄英写了这本书,藏在这里,若不是机缘巧合,除了他自己,哪能有旁人知晓。必是他有不得已的苦衷。

想到这里,李瑶重新打开书,看了起来。

接下来的一页,倒证实了他二人的想法。上写:子实不才,未能将本门功夫尽传授于门下弟子。若有缘人得此书,尽可珍之习之。若能将此书奉还重玄门,子实稽首叩拜。

此篇又分为经络篇、内力篇、招式篇、器械篇,除了招式篇有些微几张图示,余者全是文字描述,夹杂着“重玄”派的要义,和前一篇——重玄理论篇如出一辙,晦涩难懂。

李瑶并不心急。她想,既然成玄英被称为绝世高手,其功夫路数自然有常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接下来的几天,她反复看书、揣摩、练习,书中的内容烂熟于心,也慢慢琢磨出一些门道来。尤其是内力。内力一向是她的软肋,这些年的修炼也只是缓慢得提升,反而是重玄门的内力修炼方法让她有种醍醐灌顶、豁然明朗的感觉。一日下午,她又一次看着书,突然对书中的内力修炼有了不同的理解,调整了修炼方法,竟觉得体内似涌来一股绵绵不断的温暖的气流。她起身走到那扇石门边,对着石门挥去一掌,门竟然缓缓就开了。

李恪笑得乐开了花。

这几日,李瑶练功的时候,他也陪在一旁。他弓马娴熟,但在武功上和李瑶这样在昆仑门里修炼了数年的专业级选手还是有差距的,却又胜在反应机敏、经验丰富。他对招式篇情有独钟,每每李瑶碰到挫折,练不下去的时候,他总能帮忙在一旁修正,和李瑶对打起来也毫不含糊。

李瑶很替他惋惜:“三哥,你的悟性比我强,若也是从小习武,必定有一番作为。”

李恪心想:江湖上行走,当然需要武功高强;朝堂之上,安身立命的是权谋韬略,谋划算计的是世故人心。武功再好,也躲不过明枪暗箭。但他不愿意扫李瑶的兴,就笑着说:“我就算了,只要瑶儿你有斩获,日后扬名立万,三哥我就与有荣焉了。”

李瑶心情复杂,翻开书的下一页。

这已接近尾声,不再是重玄派教义、重玄门武功。里面记载了几桩武林秘事,文风又是一变,基本就是八卦传奇。头几桩,说得都是重玄门门内的事情,xx年弟子xxx为情所困,求而不得,自杀身亡;xx年弟子xxx炼丹自服,暴病而终;xx年弟子xxx练功急功近利,走火入魔,神智失常……这些人李瑶一概不知,因而兴趣缺缺。最后一段文字,提到了昆仑门。

大业十四年五月廿一,余于矩州逢上清昆仑门白幼度、贾子隐二人。余少年即成名于世,辩道论法,切磋武功,少逢对手,唯幼度例外,引为平生唯一知己。幼度邀余论剑于昆仑之巅,余虽欲前往,然为门中琐事相绊,不能前行,与幼度相约于次年七月昆仑墟畅饮比武。然十月始知幼度已于六月暴卒。五月见幼度时,幼度尚且康健,为何六月而亡?余多方打探,未果。昆仑之约,言犹在耳,斯人却已阴阳相隔。余不能释怀,悔恨至今[7]。

这段话不同于前面的重玄派教义,重玄门武功,十分的简浅。

白幼度,白幼度……电光火石间,李瑶突然想起,一次师娘偶尔提到,大师伯郁净泓先前收的弟子、萧远的师兄白锦士字幼度!原来这位白师兄在大业十四年就暴卒。可惜成玄英的文字里并没有记录太多关于白师兄的往事。

李恪看向李瑶,李瑶说:“我郁师伯只收了两个弟子,二弟子是萧师兄,大弟子就是白师兄白幼度,在我上云台山学艺前白师兄就过世多年了。师伯师傅都极不愿意谈起,所以其他……”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了。”

听李瑶提起萧远,李恪已经平静。萧远,是很好,那又如何?此刻陪伴在李瑶身边的人是他李恪。

两人都是一肚子的疑问,可惜身在华山,无人解惑。

其实,就算他们出了华山,碰到郁净泓,郁净泓至此仍然不知当年到底是谁害死了白锦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穿越灌篮之樱木 穿越蛊真人 写出个末世 无限气运掠夺 打个寒假工被抓,说我犯了战争罪? 新闪电侠漫威重生 鲜血神座 先锋猎人团参上 大替身时代 绿箭屠杀漫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