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结束对峙(1 / 2)
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时间线产生了变动,但因为马超到底出现在了成都城下的缘故,张溪并没有太大的实感,还是按照上辈子的记忆在考虑当下的形势。
可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不是设定好的程序。
小事情上也许影响不大,但在大事情上,一旦出现变动,自然是会引发连锁反应。
当张溪让刘备提前夺下益州之后,孙权势必会提前来讨要荆南二郡,而曹操一看这俩所谓的“盟友”在荆南对峙,他要是继续在邺城窝着当宅男,还算什么当世枭雄?!
所以,原本打算从邺城进军洛阳,然后进兵淮南的曹操,稍微动了一下心思,决定不在洛阳停留,直接进军长安。
打淮南哪有取汉中重要。
因此,曹操临时改变了自己的战略意图,亲率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长安的事儿,谁都没想到。
诸葛亮以为,曹操最起码这两年内要坐镇邺城,镇压内部叛乱,稳定自己称“魏公”后的政治格局。
张溪也以为,曹操会按照历史线的走向,再次屯兵洛阳,然后南下淮南,打第二次濡须之战。
刘备和孙权甚至都以为,曹操大概率不会轻易出兵,哪怕一定要进攻,也应该是进攻荆州,毕竟南郡在关羽手里,对襄阳的威胁非常大,而襄阳又对曹操非常的重要。
谁也没想到,曹操居然领兵驻扎在了长安,而且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
曹操一到长安,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首先是陇右的夏侯渊,本来他就把凉州等地的豪族基本收服了,现在正在跟韩遂以及韩遂请来的羌胡兵对峙。
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一到长安,那些羌胡兵瞬间望风而降,夏侯渊立刻抓住机会击破韩遂,平定凉州。
然后夏侯渊没有继续在凉州西北跟羌王胡王们磨叽,而是立刻掉转进攻方向,一路疾驰,直奔长安,跟曹操会师,准备进攻张鲁。
而在汉中的张鲁,听闻曹操亲临长安,顿时大为恐惧。
一方面命令大将杨昂领兵驻守阳平关,另一方面则派人向益州方面求援。
原本刘备想利用张鲁在汉中阻挡曹操的攻势,派出简雍结好张鲁,结果张鲁对刘备不是太看得起,所以一直也对简雍不冷不热的。
现在好了,曹操真的出现在长安了,随时可能进攻汉中,张鲁急了,主动南下去找刘备求救。
可刘备现在还在武陵,跟孙权对峙呢。
汉中的重要性,刘备实在是太清楚了,那就是益州的外部屏障。
一旦汉中丢失,就靠几座关隘,是很难阻挡住曹操的大军的。
而历史上的季汉,也是因为姜维调整了汉中的防守策略,从拒敌于外改成歼敌于内,导致汉中丢失,益州失去屏障。
所以钟会大军入蜀,邓艾偷渡阴平,刘禅觉得再坚持下去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再加上自己也没啥志气,索性就投降了。
当然,这里不是要替阿斗洗白,就那个货的能力,还不如人家刘璋敢赌,也没有刘循的刚猛,甚至都不如自己的儿子北地王刘谌有骨气,实在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就是为了说明一下汉中的重要性。
所以刘备接到诸葛亮的急报,得知曹操可能进攻汉中,而张鲁派人来求援后,立刻再次召集相关人等商议。
这一次,包括张飞在内,所有人的意见都一致——汉中不能掌握在曹操手里。
大家都知道汉中这地方对益州的重要性,真不是两个荆南郡县可以比的。
这么说吧,荆州这地方,只要南郡还在,就有向北进攻的跳板。
哪怕荆南四郡都丢了,只要关羽能从南郡出发,攻下襄阳,那也是值得的。
所以,才刚刚做出决定要跟孙权翻脸的刘备,立刻改变了决定,决定跟孙权重新修好。
但如果仅仅是修好还不够。
如果孙权得知是曹操要进攻汉中,刘备急着回益州去,那肯定会狮子大开口的。
所以刘备想不想看着孙权就这么坐山观虎斗,得让孙权付出点代价才行。
张溪一听主公有这个要求,立刻建议——那就让孙十万去打合肥吧。
现在的局势就是如此,曹操领兵二十万在长安,夏侯渊手里的雍凉骑兵也准备进攻汉中,那么淮南地区的防御必然薄弱。
这时候,刘备以答应孙权的条件为由,要求孙权进攻合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来,孙权攻下合肥,可以把领土北扩,进而窥视青徐。
二来,孙权攻打合肥,也可以吸引曹操的注意力,让曹操不敢把全部兵力投入到进攻汉中的事情中去,可以减轻张鲁的压力,给刘备回军备战创造时间。
至于孙权是不是能打的下合肥开玩笑了,孙十万打合肥的战绩,那是相当的稳定的。
这主意一出,连法正和庞统都觉得好,就是刘备担心,万一孙权真的攻下了合肥,势力越来越大,该怎么办?!
庞统和法正两个人却一点都不以为意,解释给刘备听。
如果孙权打不下合肥,那么他最多就是保持在淮南一下防守而已。
如果孙权真的打下了合肥,那他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曹操的腹心之地,到了那个时候,曹操可没有功夫来管地处偏僻益州的刘备了,肯定要回军先收拾掉孙权才行。
这样反而是对刘备最有利的事情。
刘备闻听,恍然大悟,当即让张溪和关羽再次去约见周瑜和鲁肃,继续商量和谈的事儿。
再次和谈,张溪和关羽也没有跟周瑜鲁肃两人磨叽,直接就说刘备看在两家盟约的面子上,同意兑现承诺,把长沙和桂阳两军交给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