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作战准备(1 / 2)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这是张溪穿越了十几年,得出的最深刻的结论。
主帅一个命令不当,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让士卒丢命,重则丢城失地,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所以啊,在战阵方面,除非到了必要硬拼的时刻,否则张溪的用兵,从来都是谨慎小心为上的。
故此,刘备在九月初集结好了南征的军队,一共三万余人,也准备好了粮草,但张溪并没有直接就出发。
第一,各部将领还没有到位。
牙门将王平和益州別驾李恢都已经到位了,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成都,但其他人,各自有各自的工作要交接,尤其是张嶷,更是远在襄阳,从襄阳坐船到汉中,再从汉中到成都,起码一个月的时间。
第二,士卒虽然到位了,但这次刘备凑出来的士卒,只有一半是征战汉中的老兵,剩下的一半,都是一些世家临时凑出来的家丁军队。
这些人虽然都是身体素质不错,作战也比较凶悍的亡命徒,但根本不懂军阵,也没有什么军纪可言。
这样的军队,张溪是不会让他们直接上战场的,不然天知道这帮人能惹出什么祸来。
所以,还是需要整训的。
第三,南中那个地方的气候也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的,怎么就五月渡泸呢,这不是在瘴气最重的时候去进攻么。
你等到十二月冬天进兵不好么。
南中那地方,十二月也不冷的,不影响益州士兵行动,还能避开大部分的瘴气侵扰。
说到瘴气啊真的,多亏了张机,他在荆州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几经修稿,最后写下了《伤寒杂病论》。
书中除了记载了一些伤寒疾病的原理,以及防治药方外,还详细描述了对一些常见瘴气的防治办法。
《伤寒杂病论》的原稿在岳麓书院内藏着呢,张机本人也活的很滋润,就在岳麓书院住下了,没事儿翻翻书看,小日子过的挺不错的。
而《伤寒杂病论》的印刷稿,刘备集团下令,各州县必须存档一份,供各州县的医家免费观看就这一条,就让益州百姓对刘备感恩戴德,同时也让张机本人在医家心里,上升到了“医家之师”的地位。
张溪身在成都,当然也很容易找到《伤寒杂病论》,然后按照书中对瘴气疫病的防治手段,照本宣科的开始囤积防治瘴气的各种物料。
不仅仅是一些治疗瘴气疾病的药材,最重要的是,采购大量的艾草和茂草来制作驱蚊驱虫的药物。
军中是用不起蚊帐的,毕竟人数太多,就算用麻线做蚊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不断行军和移营,这些蚊帐也容易损坏。
因此,军中的主要驱蚊手段还得是靠茂草和艾草制作的火绳或者熏料来解决。
这些事儿,张溪有意识的让总督后勤工作的马谡去准备把马谡给忙的啊,每天都不着家,就差在军营中睡下了。
这就对了。
随军出征,可不是简单的跟主帅聊点什么战略,出个计策,然后摇着扇子坐看成败诸葛亮都做不到这一点的。
想当将军,或者想统兵出战,你得先把这些基本的东西搞清楚了才行。
说实话,马谡也觉得,自己好像哪里搞错了。
他听说自己可以随军出征,还能管理整个军伍的后勤,顿时觉得是自己被重用了,可以实现梦想了。
但整个工作,好像跟自己想的,相当的不一样。
怎么总督后勤的人,需要干这么多的事儿的么?!
不仅要计算每日需要的粮草,分拨到各营,还要负责提前准备各种物料,考虑到一路上行军的速度,在什么地方安营扎寨,需要准备多少营帐和营寨木料。
面对不同的地形,要准备不同类型的扎营物料,遇到不同的天气也得考虑物料的更换,同时还得注意对水源的选取是否方便这些东西,都需要马谡提前考虑好。
行军过程中,不是说主帅随便选一个地方都能安营扎寨的,这样要你这个总督后勤的官员干什么呢,就只是简单的分发一下粮草,派个仓吏不就能做到了么。
有时候马谡忙着忙着,总会有一种错觉——这个真的是我希望的那种军营生活么?!
自己希望的,应该是那种指点江山,谈笑间敌军灰飞烟灭的从军生活吧?!
可现在,天天跟粮草物料打交道,哪有还能感受到这种闲情逸致。
马谡觉得吧,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军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