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圣裁(1 / 2)
延熙十三年二月初一,长安未央宫,大朝议。
这是开年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朝议。
正月的时候虽然也进行过一些朝会,但基本都是礼制上规定的朝会,比如说天子祭天,祭祖,或者是百官朝贺等礼节性事件.这些朝会上,是不会专门讨论国策的。
毕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嘛。
而到了二月初一的第一次大朝议,才是真正决定大汉接下来一年甚至是数年工作重心的时候。
而这次大朝议,参加朝议的人数也是格外的多毕竟刚刚参加完正旦嘛,正好,被诸葛亮留下来,一起参加这次朝议。
朝议的前半段,没啥特殊的,就是历来惯有的三省和六部来回扯皮,就新一年的施政方案和财税收入分配进行来回的争夺。
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走个过场而已,毕竟大方向的事情,三省和六部已经私下沟通过了,剩下的无非就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需要当庭辩驳一下,在皇帝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每年的第一次大朝议,基本都是这么过的,刘禅自己都已经习惯了。
但是,这次大朝议的后半段,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
兖州刺史徐庶突然出班奏事。
“.今曹魏近亡,东吴僭越之辈尚在,我大汉三兴在即,岂可容之。故此,臣请陛下下诏伐吴,以正天下。”
反正这个意思呢,就是说曹魏如今已经元气耗尽,不足为虑了,应该把接下来的攻略重心,放到攻取东吴方面了。
但徐庶这话一出吧,朝臣中倒是没有多少人有意外,可刘禅却吓了一跳。
这不在这次大朝议的奏事范围之内啊。
关于是先攻魏,还是先伐吴的事情,从延熙十二年的年底左右,诸葛亮等人就已经开始讨论了,刘禅其实也知道,毕竟事关国家大事,诸葛亮等人讨论的时候,刘禅也是按照惯例,让关兴和陈祗两人参与例会,听取诸位重臣的商议内容的。
只是呢,按照以往的规矩,关兴和陈祗两人,是只带耳朵,不带嘴,只负责听,听完后把各位重臣的意见汇报给刘禅,让刘禅知晓。
因此,刘禅是知道这个事儿,诸葛亮等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达成一致的。
诸葛亮当然还是摆出了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不表态,不发言,不决断。
但剩下的人里面,徐庶,庞统,姜叙是支持伐吴的,但张溪,李严是反对伐吴,主张先灭魏的。
两边各有两边的理由。
伐吴派认为,如今曹魏已经不足为虑,内部又纷争不断,可以效仿当年曹操平定河北的故智,放松对曹魏的压力,引发曹魏内部争斗,那么幽州的曹魏小朝廷,必然会因为内斗而不断衰弱,到时候都不需要邺城的诸葛亮出兵,在幽州的姜维就能轻易平定。
而东吴方面,孙权数年不曾对外用兵,一直在休养生息,若任由东吴如此发展下去,未必不会觊觎兖州,河洛之地。
因此,伐吴派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打乱东吴休养生息的国策,以如今的国力优势,压制东吴。
而且,如今大汉已经掌握了荆州全境,并且休养生息七年之久,兵精粮足。
以荆州地利优势,上游伐下游,兼以荆南陆路进兵豫章郡,兵临建业。
水陆并进,纵使无法一战灭吴,亦可夺取东吴数郡之地,剪除东吴屏障。
这就是伐吴派的出兵理由和出兵条件。
而灭魏派认为,如今灭吴,时机不到。
一个,是因为东吴本身的实力尚在,内有孙权控制大局,虽偶有朝争,但始终没有内乱,外有陆逊,朱然,诸葛诞等人护卫建业,贸然全力进军伐吴,未必能有所收获,甚至孤军深入吴地的话,未必不会重蹈昔日赤壁之战的覆辙。
另一个,如今曹魏苟延残喘,必然会托庇于东吴,一旦大汉发动伐吴之战,曹魏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会在幽州,冀州东部等地出兵骚扰,导致大汉两线作战,腹背受敌。
如此,大汉征吴所费颇巨,大不如集中兵力,先灭了曹魏,消除后顾之忧后,再举兵伐吴,更加妥帖一些。
这,就是灭魏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