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孙权的压力(2 / 2)
因此,孙权不得不从宗室之中揠苗助长,提拔出一个孙弘出来,再加上一个孙韶,孙盛等人,组成宗族势力。
但问题是,这个宗族势力,最有能力的孙韶如今在淮南前线,久不在朝,而只靠一个中人之资的孙盛和新提拔上来的孙弘,不管孙权怎么偏袒重用,都无法对南鲁之争中的双方造成任何牵制作用。
因此,孙权为了保持朝政平衡,不得不对鲁王孙霸,有所偏爱。
毕竟,孙和已经是太子了,他掌握着政治意义上的主动权,孙霸在太子之位已定的情况下,还非要争夺储君之位,本身就不太受到朝中大臣的待见。
因此,孙权必须对孙霸表示出一定程度的偏爱,好让孙霸能有资本跟孙和抗衡,也借此,孙权可以牵制住两人身后的利益集团,给宗室势力成长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只是,孙权这么做的后果也很明显——南鲁之争加剧了,现在已经出现了党争的苗头。
其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全琮上疏弹劾顾雍之子顾谭。
全琮不仅仅是孙权的女婿这么简单,这么多年,全琮一直留守在建业,负责拱卫国都,他手里,有半个江东之地的兵权,是除了陆逊,朱然外,最大的一个实权将军。
而顾谭,不仅仅是原本太子孙登的“四友”之一,他老爹顾雍还是孙和的主要支持者,同时也孙霸的主要支持者步骘的政治对手。
很显然,全琮这个实权将军,弹劾当朝丞相之子,谁也不会认为,全琮只是针对的顾谭他的真正目标,就是除掉顾雍,给步骘上位铺路。
这就是标准的党争表现。
孙权对此,非常的头疼,再一次感觉到了局势有可能失控的风险。
跟历史上不同,历史上东吴的两宫之争发生的时间点很巧妙,是在蜀汉已经国力衰退,无力对外作战,而曹魏那边经历了高平陵之变,内部动荡,也无力对东吴用兵。
这段时间里,孙权没有外部威胁,也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雄心,可不就只能把精力放在内部矛盾上了嘛。
没有了外部威胁后,哪怕是曹叡这样的明君都有飘起来的时候.诸葛亮死前和诸葛亮死后的曹叡,治国能力完全是两个标准的。
而历史上孙权晚年的一系列骚操作,除了自己玩脱了以外,也跟没有外部威胁有很大的关系。
可这个时空不一样啊。
虽然吧,这个时空的孙权到了现在,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但是呢,他的外部威胁始终没有断过。
不管是曹魏的,还是蜀汉的,都给了孙权不小的威胁。
而这个时空,蜀汉强势的惊人,从一州半之地强势崛起,最终豪取天下十州,最后甚至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彻底扫灭曹魏。
顺带一提,诸葛亮北征幽州的时候,其实曹爽确实派遣过使者去向东吴求援,希望东吴能派兵攻打兖州,或者是派水军从海路来援,共同抵抗蜀汉的进攻。
但是吧,一方面是因为双方距离太远,使者在路上都走了快两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曹魏溃败的太快了,连孙权都没有想到曹魏这么不禁打,短短三个月就被诸葛亮彻底给灭了。
所以啊,不是孙权不想救曹魏,实在是时间不允许,曹魏和蜀汉都没有给孙权这个机会。
也正因此,如今曹魏已经覆灭了,孙权面临的外部压力,可比历史上还要大。
历史上的孙权,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打压孙和一派,引发党争的骚操作了。
但在这个时空,哪怕是陆逊的上疏打破了规矩,也确实引发了孙权的不满,但.仅限于不满而已。
在外部的现实威胁下,孙权根本飘不起来,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去猜忌陆逊。
或者说,就算孙权有猜忌陆逊的心思,他也不会表现出来。
毕竟,如今谁都不确定,蜀汉会在什么时候出兵东进,因此不管陆逊,朱然,全琮这样的统兵大将到底支持谁,孙权都不能轻易去动。
当然,也不能继续任由他们这么内斗下去。
孙权其实也清楚陆逊说的是对的,如今大敌当前,如果不能快速统合内部势力,一致对外的话,以吴国的国力,是很难去跟蜀汉对抗的。
所以,孙权也想尽快的结束两宫之争.或者最次,也得把两宫之争控制在不影响对外局势的层面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