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解释和问策(1 / 2)
征吴,是天子刘禅钦定的国策,而如今,又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支持.这事儿,不干都不行了。
只是吧,这事儿,虽然在长安的朝议上,是几乎一致的通过了,连诸葛亮都没有多说什么,但具体到地方,两个征吴最重要的州郡主官,却都是眉头紧皱。
不管是兖州刺史徐庶,还是荆州牧张溪,都对在这个时候发动征吴之战,不太理解。
这两人都不认为,如今是征吴的好时机。
东吴可不是那个被诸葛亮在三个月内就直接灭亡了的曹魏小朝廷。
如今的东吴国土,北到徐州,南到交州,说是偏居一隅,但是,实际占地面积也很广阔。
这可不是身居北方,只有一州之地,而且人丁稀缺的曹魏小朝廷可比的。
甚至于,真要论国力,丁口,士卒战斗力,东吴差不多是相当于曹魏还占据河北和河东的时候。
如果再算上东吴的水军优势要击败东吴可以,要夺取东吴一些土地也可以,但是,要灭吴,现在根本不可能。
所以啊,张溪和徐庶都很奇怪,长安的那帮混蛋玩意儿,是怎么能做到“上下齐心”要一战灭吴的?!
这让张溪和徐庶都非常的头疼。
徐庶头疼的事,他需要面对陆逊这个难缠的对手,而东吴在淮南和青徐囤积了重兵,互为应援,以兖州如今的军力,抢夺一两个郡了不得了,要彻底把东吴势力赶到长江以南,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张溪这边头疼的事情,就相对简单的多了水军还没有完全练成,干不过人家啊!!!
是,前年张溪确实抢了一个先机,让江陵水军顺势占据了巴丘,把水军战线前移了,打算以打代练的方式,快速提高水军战力。
但是,这两年,虽然荆州水军确实战力提高了一些,但同样,战损也一直都有.成长速度并不如预期。
再加上,江陵水军到了巴丘,缩短了东吴水军和大汉水军之间的距离,导致双方失去了缓冲空间,因此从巴丘到夏口这一段长江水域,这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全线开战中。
双方越打,就越不敢对对方掉以轻心,全都戒备森严,不管是水上还是陆上,都保持着战备状态。
这种情况下开战,谁主动出击,谁就是直接撞铁板,只能硬拼硬,连谋划的空间都没有。
这么打,效率太低,也不见得能占便宜啊。
因此,张溪和徐庶,在得知了朝廷的决断后,几乎是先后的上疏朝堂,以不合时宜为由,请求朝廷再次考虑征吴事宜。
然后吧.诸葛亮就离开了长安。
没办法,这事儿吧,真有点不太好解决。
诸葛亮先一步去了兖州,在兖州待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然后,他才启程南下,抵达江陵。
而诸葛亮抵达江陵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张溪转达了这次征吴的意义和必要性。
说实话,诸葛亮也不觉得现在是征吴的最好时机,很多事情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好,从军事角度讲,征吴的条件还不成熟。
但是,从政治角度讲,这次征吴,却是势在必行的。
朝中的格局,在地方镇守的张溪,徐庶等人,是不可能了解的一清二楚的,他们不会知道,这次征吴,其实是各方利益集团的共同目标,他们有着共同的诉求,所以,不管时机成不成熟,征吴必须进行。
再者说,诸葛亮刚刚搞了一出请辞丞相的戏码,本质目的是为了要归政于天子跟霍光那种装装样子的归政不一样,诸葛亮是真的想要趁着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实现大汉权利的平稳过渡。
而征吴这件事,又是刘禅第一次定下的国策,这个国策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是,绝对不能有人反对,尤其是地方镇守的反对。
这对树立天子权威非常的不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张溪和徐庶作为地方镇守,居然对朝廷中枢决议选择拒不执行,好说不好听。
是,刘禅也好,诸葛亮也好,确实不担心张溪或者徐庶两人是有什么异心,也知道两人的上疏奏事说的有道理,但是,这种先例不能开。
地方刺史,面对中央决策有不理解,有不满,要上疏言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