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零和博弈(1 / 2)
一九七一年的时候,耶鲁大学的教授马丁舒比克,设计了一个经典的一美元拍卖案例。他本想用这个方式告诉人们,什么是沉没成本和及时止损,但却想不到,这个模式在后世发扬光大!
马丁舒比克教授在一次课堂上跟同学们玩了一个游戏,拿出一张一美元拍卖,这张1美元钞票既没有收藏价值,又不具有特殊的历史纪念意义。
拍卖规则:拍卖人拿出1张1美元钞票,请大家给这张钞票开价,每次叫价的增幅以5美分为单位,出价最高者得到这张1美元,但出价最高和次高者都要向拍卖人支付出价数目的费用。
这样别开生面的美元拍卖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10美分”
学生中有人出价。
“15美分”
“20美分”
“30美分”
……
叫价之声此起彼伏。当叫价喊出“50美分”时,节奏逐渐慢了下来,只有几个人继续叫价。
最后只有两个人学生在叫价,当一个学生喊道95美分的时候,另一个学生当即喊出了100美分!
这时候,如果两人都同时停止了,那么其中一个会损失95美分,而另一个不赔不赚。但是,人的心态就是这样,他不会白白让自己损失95美分,他会继续出价,让自己不会赔得那么多。
这就是及时止损的心态,也是一美元拍卖陷阱的所在!
最终,一个学生以205美分的价格,拍卖下了这张一美元。他净赔105美分。而次高价者,出价200美分,净赔200美分!
在这场拍卖中,谁才是最大的赢家呢?
毫无疑问,是马丁舒比克,他只用了一美元,就收到了305美分的回报!
一美元拍卖陷阱还牵涉到一个博弈论。
零和博弈!
在一场对弈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全是输家。出价205美分的那个学生赢了吗?没有!他也赔了105美分。而另一个赔得更多!在这个游戏中,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布局者!
这就是零和博弈。
有人觉得很简单,但当你深陷其中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陷阱的厉害,你会为了止损,而继续下去,把自己逼成了赌徒,这才是可怕之处。
也有人会说,自己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儿。
真的吗?
未必!
一美元拍卖陷阱案例存在在你我身边,你只不过是身在其中,没有发觉而已。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手上有一个价值十块钱的商品,你想把它卖到二十块钱,或者是五十,甚至更多,你应该怎么办?
你会找亲戚朋友,夸大这件商品的好处,然后以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卖给对方!当对方发现上当之后,他第一个心态就是及时止损!他会按照你的模式,将这件商品再卖给自己的亲戚,而且还是加了价的!下一个亲戚呢?如此往复,到最后一个人手里的时候,这件价值十元的商品,往往已经上百了。
当然,这时候的成本已经远超普通人的接受能力,最后一个人会为所有人买单。
这种模式熟不熟悉?
九十年代包括现在都有的经营模式,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