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试车成功(1 / 2)
&emsp&emsp第84章 试车成功
&emsp&emsp要建航母战斗群,首先要有航母,要有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并且还得有舰载机、预警机、反潜机,再加上水下的潜艇和船上的各类导弹,可以说是一项浩大无比的工程。
&emsp&emsp但是,任何一个工程,都是可以被拆分成更加细化的小项的。
&emsp&emsp比如,按照陈念的计划,他就打算仍然先从航空开始,延续二十二号项目的技术,先把预警机搞出来!
&emsp&emsp之所以不搞舰载机,那是因为瓦良格号现在还是个空壳子,要修复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呢。
&emsp&emsp用外挂提供技术?
&emsp&emsp陈念试了一下,一艘航母的完整建造技术需要1100个源点,硬攒的话,攒一辈子他也攒不出来。
&emsp&emsp所以,循序渐进,由小到大才是最好的方案。
&emsp&emsp想到这里,陈念稍稍整理了思路,在纸上写下了“数字阵列雷达”几个大字。
&emsp&emsp相比起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阵列雷达的原理更复杂、制造难度更高,但同样,性能也更好,它取消了移相器,用计算机控制电磁波的发射时间来制造相位差,在精确度和敏捷度上都要更高。
&emsp&emsp也正因此,它所需要的技术涵盖了半导体、电磁、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emsp&emsp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其进行解析,源点的消耗也极为惊人。
&emsp&emsp足足4个点数!
&emsp&emsp而且,这还仅仅是对雷达本身技术的解析,不包括制造它所需的基础装备。
&emsp&emsp仅从陈念自己了解的信息来看,这玩意儿所涉及到的前置技术就包括光刻技术、高精度机床技术、氮化镓合成技术等等。
&emsp&emsp想要真正造出它来,还真就没那么容易,必须先把前置技术逐一突破才行。
&emsp&emsp浩如烟海啊!
&emsp&emsp陈念叹了口气。
&emsp&emsp不过,他很快又反应过来:
&emsp&emsp自己现在是有团队的事情了啊!
&emsp&emsp这种信息收集的工作,干嘛不交给顾问工作小组?
&emsp&emsp想到这里,陈念立刻把电话打给了陈果,后者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告知陈念大概三天后会给他一分关键技术难点清单。
&emsp&emsp放下了电话,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
&emsp&emsp这样的工作方式果然比自己单打独斗要简单得多了。
&emsp&emsp自己只要负责学习和解析、在必要的时候再参与决策就好。
——
&emsp&emsp不过,数字阵列雷达所涉及的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中涵盖了大量材料学的知识,尤其是硅材料的相关知识。
&emsp&emsp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自己在“材料学”这门课上的投入,可以慢慢转入到半导体硅材料的领域了……
&emsp&emsp陈念一边在纸上写着未来的计划,一边琢磨着老师的人选,而与此同时,被扫平了所有障碍的二十二号项目组,正在全力以赴地实现他的上一个计划……
&emsp&emsp……
&emsp&emsp“第一次试车数据拿到了吗?有什么问题?只说重点,我们的时间很紧!”
&emsp&emsp王显国站在试车台的主控室里,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工程师。
&emsp&emsp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事实上,这样的颤抖从好几个小时之前、从这台“国产F119”装上试车台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始了。
&emsp&emsp他太紧张了,因为即将呈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两种可能:
&emsp&emsp要么就是一举成功,F119表现出符合使用标准的性能,并且成为华夏航空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emsp&emsp要么,就是黯然退场,在消耗大量资金、大量资源之后,仍然无法取得满意的成果。
&emsp&emsp如果是这样,不仅F119项目,整个二十二号项目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诸多研究人员,也可能会变成罪人……
&emsp&emsp看着他严肃的神情,对面的工程师赶紧从从手里拿出一分显然是赶工出来的报告,大声地开口回答道:
&emsp&emsp“报告领导,数据表现良好!”
&emsp&emsp“按照我们的数据,这台发动机的中间推力约为12.2吨,最大推力达到18.6吨,推重比10.9,极限情况下,甚至可以突破到11.5。”
&emsp&emsp“涡轮进口温度大约在1700度,风扇温度在900度到1000度之间波动。”
&emsp&emsp听到这里,王显国心里一个咯噔。
&emsp&emsp温度太高了。